离子液体表面活性物质胶束行为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2 21:03:30

一、 实验背景

1.1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ILs)是一类有机熔融电解质,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灵活地选择阳离子,阴离子和取代基来定制.它们具有特定的性质,如无明显的蒸气压,高离子传导性,出色的催化性能 ,温度高达300C或更高时的不燃性和稳定性。因此,IL作为用于反应和提取的电解质和溶剂介质引起了很多关注。它们通常被称为绿色溶剂,因为它们具有来自不燃性的环境友好特征,并且可以在工业领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1.2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很稀时,当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离子或分子将发生缔合,形成胶束(或称胶团)。胶束的形成是发生胶束增溶作用的前提条件,而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称CMC)则是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束的标志之一,也是表面活性剂与溶液性剂的重要分界线。由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面张力、摩尔电导率、增溶作用等随着胶束的形成而发生突变,利用这些性质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发生这些突变时的转变点,可推测出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1.3一般表面活性剂cmc的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 是其溶液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分水岭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一些理化性质在胶束形成前后会发生突变, 因而,可借助此类变化来表征表面活性剂的CMC。在药学领域中, 表面活性剂的大量研究工作都与各种体系的CMC测定有关。常用的CMC测定方法有表面张力法、光散射法、染料增溶性、电导率法等。但是, 不同理化性质对表面活性剂总浓度变化的响应范围和灵敏度不同, 导致用不同方法测得的CMC的值也各有不同。

测定c m c 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表面张力法、电导法、染料法、增溶法、渗透压法等等.也有利用荧光,可见-紫外光谱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报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