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活性产物中间体4-溴-1-甲基-1H-咪唑-2-羧酸甲酯的制备文献综述

 2023-02-14 19:17:42

2-吲哚酮类衍生物,如图1所示,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阳性和阴性精神裂症 、酒精和毒品成瘾、强迫症、认知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心境障碍、重度抑郁、难治性抑郁症、焦虑症、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帕金森综合征、慢性疼痛、边缘性人格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睡眠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僵硬症、哮喘、炎症、亨廷顿舞蹈症、多动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关节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毒和真菌感染、心血管疾病、眼部和视网膜疾病以及平衡障碍、癫痫等。

图1-2-吲哚酮类衍生物(R1,R2,R3为低碳数烷烃,A吡咯、咪唑、嘧啶、哒嗪、吡咯、吡啶等含一或两个N原子的五元六元芳杂环)

D.Alberati等人最初发现这类化合物可以逆转L-687414((3R,4R)-3-氨基-1-羟基-4-甲基-2-吡咯烷酮),一种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引起的兴奋性运动症状,而这种方法是在小鼠上对精神分裂症的药理学筛选模型。由于L-687414引起的兴奋性运动可以被精神病药物所抑制,因此这一发现使这类化合物可以用于CNS疾病的治疗。这类化合物的制备可以使用以下路线,根据实际反映各自的特点,路线步骤可自由改变。另外,起始原料是否易得,价格低廉,或者是否可以由以下方法类似制得,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以重要的活性化合物5的合成路线(Scheme 1)来看,文献报道的前两步收率较低,若能直接采用一种简便价格低廉的方法直接制备得到中间体3(4-溴-1-甲基-1H-咪唑-2-羧酸甲酯),则大大提高了反应的产率和原子利用率,目前现有文献报道的关于此中间体的制备过程主要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经酰化,溴代和酯化制备最终产品,但文献报道的制备方法主要集中于实验室制备过程,限制了后期可能会有的工业制备过程,故本课题旨在开发出一套适合大量制备该中间体,产物不需硅胶色谱柱分离富集,产品纯度高的方法。

二、活性中间体3(4-溴-1-甲基-1H-咪唑-2-羧酸甲酯)

4-溴-1-甲基-1H-咪唑-2-羧酸甲酯,(cas:864076-05-1),分子式C6H7BrN2O2,,分子量219.038,熔点94-95℃,白色晶体。该中间体是制备抗CNS疾病药物2-吲哚酮类化合物,抗肿瘤药物咪唑-吡咯多聚酰胺等药物的重要活性中间体,目前文献对此中间新的高效成本低廉产率低的制备方法并不多。

文献报道有以下几种方法均可制备活性中间体4-溴-1-甲基-1H-咪唑-2-羧酸甲酯:

1.以1-甲基-1-溴-2-三氯乙酰基-1H-咪唑为起始原料1一步合成到

将NBS(16.2g 91.0mmol, 2.0 Equiv.)加入到2-(三氯乙酰)-1-甲基咪唑的溶液中搅拌 (10.35 g, 45.5 mmol, 1.0 Equiv.)。反应混合物在-10℃保持不变下放置2小时,然后放置至室温(约12小时)在真空中蒸发,固体在氯仿中重新溶解,并通过硅胶层析凝胶(流动相CHCl3)。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干燥,再溶于干燥的MeOH (100 mL)中。通过注射器加入甲醇钠溶液(5 mL)。甲醇钠用NaH60%溶液(溶于用乙烷洗涤的矿物油中)处理。将溶液加热回流30分钟,薄层色谱分析显示原料完全反应。过量的MeOH在真空中蒸发采用闪蒸色谱法测得(CHCl3/己烷8:2),得到黄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3.62 g, 36.3%产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