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的研究综述伊曲康唑(ITZ)是一种杰出的广谱抗真菌药物,其抗菌性能好且毒副作用小。
用于治疗皮肤真菌病时,因受到剂型的限制而影响了其药效的发挥。
纳米乳是一种较新的药物传输系统,用作经皮给药具有诸多优点。
1、伊曲康唑的理化性质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Z)属于第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商品名为斯皮仁诺。
化学名为顺-4-[4-[4-[4-[2-(2,4-二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4-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4-二氢-2-(1-甲基丙基)-3H-1,2,4-三唑-3-酮,分子式是C35H38Cl2N8O4,分子量是705.64。
ITZ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66.2℃,水溶性极差,脂溶性较好,易溶于二氯甲烷、甲醇、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四氢呋喃和乙醇。
图1.伊曲康唑的结构式2、伊曲康唑的药效学特性ITZ属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其抑菌性能主要由以下方式实现,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羊毛甾醇14alpha;-去甲基化酶,进而抑制了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必不可少的构成成分之一,这种特异的生物抑制影响了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或让细胞膜的渗透性紊乱,最终导致真菌死亡,从而发挥ITZ的抗菌活性。
唑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虽然相似,但在一些方面ITZ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如ITZ与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统结合的亲和度显著高于酮康唑,但其对哺乳动物的CYP450酶系统影响却很小[3]。
此外,ITZ是经过改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官能团得到的,其化学结构是在一个三唑类的核心上添加一较长的亲脂链,故修饰后的ITZ具有很高的亲脂性和亲角质性,在皮肤角质层中具有较强聚集性,故药效维持时间长,全身副作用少。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