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核酸提取的高通量分子检测方法CLIP-PCR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2-12-26 17:28:5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以头痛、发烧、呕吐,脾肿大,影响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迅速威胁生命为表现,以受感染的按蚊病媒的叮咬为传播途径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热带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疾病之一[1]。根据2018年11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2017年全球共发生2.19亿疟疾病例,共有43.5万人死于疟疾。虽然与2010年相比,2017年疟疾病例估计比2010年减少了2000万,但2015-2017年阶段在减少全球疟疾病例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2]。世界中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报告还显示,获取和利用拯救生命的疟疾工具和干预措施的水平不足。为了真正的战胜疟疾,我们需要更完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疟疾的方法来减少疟疾的传播以及预防死亡。

  1. 现阶段疟疾的主要诊断方法

有:姬式染色镜检法、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法、巢式PCR。

  1. 姬式染色镜检法

镜检是我国诊断疟疾的主要方法。取外周血涂制血膜,经甲醇固定后,用姬式染液进行染色冲洗晾干,滴加香柏油,油镜检查。检查完全部的厚血膜或者至少检查100个厚血膜未见疟原虫则判定为阴性,再对虫种进行辨别[3]

镜检具有低价格,简设备,高特异等优点,是疟疾检出的金标准。但其对血片染色的质量及专业人员等有要求。如果样品中的疟原虫浓度较低,或者因为患者服药后导致的疟原虫形态的改变都会对镜检造成一定的干扰,造成漏检[4]

  1. 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法(RDTs)

取抗凝处理后的全血注入试剂条的样品口中,样品会沿包被特异性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或富含组氨酸的蛋白2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在特定的位置会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控制线处出现特定颜色条带,则判定为阴性;控制线和疟疾规定反应区域都有特定颜色条带则判定为阳性[5]

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法具有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性高等特点,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在恶性疟原虫的检测中准确性最高[6]。但其结果会因为患者体内中虽无疟原虫感染但仍残存的抗原呈现假阳性,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 巢式PCR

利用mini-prep spin-column技术(德国MachereyNagel),从200mu;L的全血中提取出目标DNA,疟原虫的检出是利用巢式PCR,将其18s RNA基因大量扩增,反应体系为2mu;L的DNA,10mu;L GoTaq聚合酶和mixes(美国Promega), 0.25mu;M每个上游和下游引物,6mu;L核酸酶游离水的反应总额20mu;L[7]。第一个PCR包括属特异性引物,第二个巢式PCR运行包括恶性疟原虫的物种特异性引物, 电泳后可观察到恶性疟原虫的特征条带。

巢式PCR具有拷贝数增加灵敏度增加,但其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成本高,且需要的时间长,且普及性较低。

基于以上背景,现阶段普及的疟疾检测的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三种方法都是逐个检测样品,通量较小,我们希望设计出一种操作方便,对设备要求低,耗时短,特异性低,价格低,通量高的疟疾检测方法,且对各个流程的条件进行优化,减少无关消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