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会工作
参与强制亲职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X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已经占了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性质愈发严重,年龄愈发降低,作为一个极其突出的社会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司法社会工作通过强制亲职教育介入涉罪青少年矫正工作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并对国内外关于涉罪未成年人矫治、家庭教育和司法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归纳,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涉罪未成年人; 司法社会工作; 强制亲职教育;家庭教育
- 文献综述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有学者指出,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继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极其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犯罪已经占了犯罪总数的70%以上,如何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再犯罪,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基于此,国内的社会工作者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主要是对司法社会工作通过强制亲职教育介入涉罪青少年矫正工作的研究进行整理,并对国内外关于涉罪青少年矫治、家庭教育和司法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归纳,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指导。
-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国外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涉罪青少年矫正的研究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化和制度化职业的诞生,是由发生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欧和北欧社会危机直接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国外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的研究由来已久,1940年-1950年,美国社会工作在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青少年犯罪矫正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果,Roberts在《Juvenile justice:Policies,programs,and Services》中介绍了波士顿的社区犯罪预防和青年邻里中心、芝加哥的邻里委员会等,其中很多工作者扮演了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角色。T.Machi和M.L.Klilian在《The Evolution of Forensic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Implications for 21st Century Practice》中提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工作普遍活跃于警察部门、精神科、少年司法计划以及缓刑部门。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