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及其制造工艺的成熟,以及电机控制技术的进步,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航 天、交通和家用电器等传动领域。
根据转子永磁体安装位置的差异,永磁同步电机通常 可以分为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 PMSM, SPMSM)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MSM, IPMSM)[1],由于磁路结构不对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明显的凸极效应, 其直轴电感小于交轴电感,因此能够产生磁阻转矩。
通过合理利用磁阻转矩,将有助于 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实现基速以上的弱磁控制,拓展永磁同步电 机的调速范围[5]。
目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已经在电动车驱动、舰船推进以及家用电 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而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技术已经成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一种典型控制 方式。
在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中,转子位置/转速信息的检测 成为矢量控制技术实现的关键环节[6]。
通常情况下,需要安装机械位置传感器在转子轴 端,如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霍尔传感器和测速发电机等。
但是,机械位置传感器 的安装通常使系统成本增加、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等问题,大幅减少了永磁同步电机 应用场合,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当今电机驱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所谓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就是利用电机绕组中电压、电流等可测量物理量实现对转子位 置信息的观测,从而取消位置传感器,实现高控制性能[1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