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摘要纳米光子学在近几年的发展引人注目。
基于透明电介质材料(硅,砷化镓,二氧化钛)的超表面成为研究热点。
这种超表面,具有损耗小、可在高度上调整、与半导体工艺兼容等特点,在光学频段前景广泛。
利用透明电介质材料可以覆盖介电常数、磁导率的四个象限。
本文总结了一些电介质超表面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磁偶极共振、电偶极和磁偶极之间的作用、Fano共振、偏振器件、有源超表面等,介绍了超出传统光学器件的新型功能器件。
超材料由人工制造的周期性的亚波长金属/电介质图案组成。
这些亚波长图案可以和入射电磁场发生强烈耦合,以此灵活地调控电磁波。
由于3D结构图案化制造上的困难,制作在衬底上的2D超材料,即超表面,引起了更多关注。
和传统的折射光学器件相比,超表面在厚度和重量上有着数量级上的优势,也能实现传统光学器件难以完成的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