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疫情的长期影响
摘要: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评估早年环境冲击对健康长期影响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相比其他早年环境冲击具有更明显的负外部性作用,会对人群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攻坚时期,关于疫情长期影响的研究对于疫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平等影响深远。因此,本文将从早年环境冲击对长期健康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早年环境;健康;长期影响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老龄化这一话题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健康不是一个瞬时的概念,其具有持续的累积性。世卫组织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强调童年状况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了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深受其早年甚至胎儿时期经历的影响[1-3]。因此,评估早年环境冲击对健康长期影响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相比其他环境冲击具有更明显的负外部性作用,会对人群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在上个世纪,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超同时期发生的所有武装冲突。例如,在20世纪,约3亿人因天花而死。流感也导致了近1亿人死亡[4]。疫情影响的长期性也在已有研究中得到了部分证实,Ambrus等实证发现霍乱对重灾区居民的经济影响长达160余年之久[5]。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攻坚时期,也是积极采取对策预防和干预疫情不良影响的关键时期,关于疫情长期影响的研究对于疫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平等影响深远。因此,本文将从早年环境冲击对长期健康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综述。
二、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评述
1.早年环境冲击对长期健康影响
现有文献的实证研究中,早年环境多方面冲击对健康的长期影响都有所发现与证实,且文章的讨论多建立在胎儿起源假说的基础上,该假说认为胎儿对宫内营养不良的反应使得其自身代谢和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演变为成人期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胎儿起源假说”的概念渐渐发展成“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即都哈理论,指人类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包括胎儿、婴儿、儿童时期)经历不利因素将会影响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较为成熟,对于营养、疫情、气候、低温、污染等环境冲击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与深入。国外学者关于营养、饥饿等冲击的讨论起源较早,论证较为充分,而近年来关注逐渐转向污染、气温、气候变化等方向,受此次新冠肺炎影响,疫情冲击也将是一个活跃的话题。
国内对于早年环境冲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饥荒等自然灾害方面,马光荣等使用2008年CHARLS数据及PPS方法抽取的县级死亡率数据考察了中国 1959- 1961 年大饥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6]。文章分别构造了人在胎儿和幼儿时期经历饥荒严重程度的指标,研究发现,在胎儿时期和婴儿阶段晚期(出生后第13-36个月)经历饥荒对健康没有长期影响,而在出生后12个月内的婴儿期经历的饥荒则对成年时的健康有负面影响。正如作者所言,这可能是由样本选择问题所导致的,因为低收入家庭的大部分儿童即使在非饥荒时期也遭受饥饿,而按县级死亡率衡量的地区饥荒严重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个体饥饿程度。而Cui, H等采用14年CHARLS回顾性数据弥补了这一不足,准确地测量了儿童时期的饥饿情况,且具有更全面的健康指标和控制因素[3]。通过对儿童环境因素的控制,他们发现早年饥饿对晚年生理、心理健康均有负面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相较于上述单环境因素冲击的研究,陈希等的工作论文则考虑了包括战争、饥荒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他们在机会平等理论基础上利用平均对数偏差(MLD)方法,量化了环境导致的健康不平等与努力导致的健康不平等之间的区别,并使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衡量童年环境因素的相对贡献,是一篇方法规范、论证有力的学术文献。这篇文章的贡献不仅在于环境、健康指标的全面及健康历程之长,还提出与健康间接相关的环境因素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更为严重,将这一领域研究的焦点指向更潜在的环境因素,这也与国外同领域研究趋势相符。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的影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