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档案袋评价是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以往的测试要求标准化和客观化,以往,课程与教学要求教师把预先选定的知识一一教给学生,然后通过测验来评定学生的成绩。由于测验受到科技理性的影响,追求的是试题的客观性和成绩的量化,导致这种测验脱离了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境,忽略了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么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档案袋评价应运而生。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强调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并积累各种作品,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提出了教育评价要适应幼儿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幼儿发展的要求。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得幼儿成长档案袋的研究成为一种必要性。幼儿成长档案袋符合《纲要》精神,它是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幼儿各领域各时期相关作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全面、多样、生动的信息,使幼儿的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和具体。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幼儿成长档案袋
成长档案袋的英文是“portfolio”,本意为“卷宗夹”,“文件夹”,“作品集”。在我国也有学者将其译为档案袋、成长记录袋、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我国已经推行十几年,但是关于它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界说。国外学者HilarySeitz·Carolbartholomew认为成长档案袋是幼儿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收集,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文件和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与评价,同时也包括幼儿理解力和能力发展的一些证据。虞永平等认为成长档案袋是:“依据教育教学目标,有计划的收集幼儿创作的作品以及其他领域发展的证据,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展现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成就与存在不足,记录幼儿在完成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姚伟提出:“幼儿成长档案袋是用档案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连续地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信息,如幼儿的手工作品、照片、录像、成人对幼儿所做的记录等收集起来,并附有幼儿自评、同伴的评价或教师家长的评价,以呈现幼儿在某一阶段中的成就和不足,展现幼儿的发展过程及意义。”从收集的文献来看,各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成长档案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让笔者对成长档案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成长档案袋是收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作品,并且作为幼儿发展与进步的证据。
根据上述定义,本研究将借鉴虞永平和姚伟的观点,将幼儿成长档案袋定义为: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用成长档案袋的形式,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持续的收集并呈现幼儿学习与成长的相关资料,包括幼儿的绘画、手工制作、照片资料、影像资料以及关于幼儿发展的记录,并附有幼儿自评,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以反映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展现幼儿发展历程及意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