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
研究背景
跨文化交际学源于美国,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飞速发展 ,信息传递也日渐发达。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多元文化”应运而生,这也就要求人们注重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能增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而《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文化意识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而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着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而外语人才,则应从小培养。随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出现,英语课程承担的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明确。而学生通过英语课程,不仅能提高英语成绩,丰富生活经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要开阔国际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进一步为往后的英语学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交流与丰富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近年来,有诸多学者开始关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现状,也有诸多学者纷纷撰写调查研究论文或报告,以此来推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及运用与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高职、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而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由此可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的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
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意识”的界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