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库存控制的概念
库存控制是在让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使库存尽量降到最低。并根据库存的现状,在合适的时间,定适合的货,定适量的货物,从而避免库存储藏不了或者缺货。尽量充分利用库存空间,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加速现金周转的速度[1]。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库存控制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库存在企业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库存控制的现状
库存控制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早在1915 年美国的哈里斯就研究出经济订购量公式模型和公式,是现代库存控制的基石。之间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直到1997 年Cottrill&Ken 认为通过VMI 管理,供应链上企业间可以实现协作和信息共享,并运用VMI 进行库存管理,减少库存和降低原料成本[26];Chcung Lee(2002)认为企业间都是相互的供应商,通过供应链的管理系统,平衡库存量与生产需求,达到降低库存成本,如果该企业的供应商越多,降低库存概率越大,效果更明显[27]。
库存被认为是储备以满足企业未来生产和经营的需求暂时闲置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能力一种表现。库存按功能分为:普通库存、安全库存、运输库存、调整库存[4]。单周期和多周期库存,独立和相关需求库存是按库存控制的角度分类的,其功能体现在维持生产及销售稳定,同时需要平衡资金流占比[5]。
3.库存控制系统的分类
(1)定量控制系统:当库存控制系统的现有库存量降到订货点及以下时,库存控制系统就向供应厂家发出订货,每次订货量均为一个固定的量。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称之为提前期,所发出的订货到达,库存量增加。订货提前期是从发出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提货、验收和入库等过程。显然,提前期一般为随机变量。
(2)定期控制系统:定期库存控制系统就是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当经过固定间隔时间之后,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降到一定的水平,订货量为相应的数;经过一段时间到货,库存量增加到应有的水平;再经过固定间隔期之后,又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降到一定的水平,订货量为相应时间所对应的,经过一段时间到货,库存量增加到对应时间点所需的货物量。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