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金碗》中的“爱情”文献综述

 2023-10-16 10:48:01

文献综述

美国十九世纪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金碗》(The Golden Bowl1904)是其后期一部反映爱与背叛的经典作品。作家本人被看做是美国文学史上深刻反映“世界主题”的第一人且荣膺“现代小说之父”的桂冠。得益于书香门第的出身,詹姆斯用华丽优美的语言叙述上流社会的生活,在表达上极力追求艺术之美,也是当时极为出众的文体家之一。受心理学家,哥哥威廉·詹姆斯的影响,詹姆斯作品题材有明显的心理分析的特点。在《金碗》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詹姆斯将爱人,亲人与情人之间虚实难辨的爱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该小说不仅受到当时及后世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播出。

长期以来对于《金碗》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层面的探讨和语言上的美学效果。较为突出的研究方向有关于对爱情的背叛、詹姆斯作品中描写人与艺术,人与人关系用词的研究、对《金碗》叙事结构不同美学角度的对比研究等方面。

Joseph Kronick在《金碗:对爱情的背叛》中聚焦爱情中的不忠对人物造成的血亲分隔之痛,依照不同哲学家社会学家对于道德伦理的标准评述女主人公为一己之爱做出的企图保全大局实则徒劳且伤人举动。

语言层面的研究上,Jonah Siegel的《欲望、速度与博物馆:金碗中的浪漫语言艺术》对女主人公麦琪、男主人公阿美利哥和父亲亚当的语言进行分析。由此为读者定性了欲将自己意志强加于父亲还冠冕堂皇称之为“爱”的麦琪,觊觎麦琪财产但却一再欺骗感情的“王子”阿美利哥和妄图收藏、掌控一切的父亲。

这部宏大的作品,外国评论家除了对四位主要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评论,也将目光投向了线索人物鲍勃和范妮这对为麦琪和阿美利哥牵线的老夫妇。Ashley Barnes, 在《范妮,鲍勃的永恒之爱: 拼贴美学及金碗中的爱情故事》这篇评论中,以这对老夫妻的爱情与日常生活为例说明了亨利·詹姆斯在本文写作中如拼贴画般的写作方式,即将无深层含义的超现实写法与老夫妻日常幸福生活并置,为全文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曹卫东在《你我之间,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詹姆斯与布伯对读》中借德国现代哲学家马丁·布伯倡导的“我与你”的关系分析,研究了《金碗》中何为爱的本真。所有夹杂了第三方的爱情皆无法被视作真爱,“第三方”不但是横亘在爱强两方中的第三者,也可以是功利物语等离间真情的想法。

父亲与夏绿蒂,女儿与阿美利哥的婚姻也引起了评论家对这一焦点问题的关注。王珊在《亨利·詹姆斯的金碗:婚姻的寓言》一文中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展示出主人公们对“金碗”的印象和对婚姻的理解,探讨“金碗”,与婚姻的联系。金碗的朴素风格暗示了由浪漫淡化为平淡的婚姻生活,其圆形基座和支柱象征了制约婚姻的详尽法律和传统道德。但用金子打造的这一婚姻象征物却由将婚姻与金钱紧密联系起来,如此便导致了两场婚姻的失败。

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金碗》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评论家文学分析家偏好结合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该作品中错综的感情。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康德、米勒的哲学和马丁·布伯的关系分析理论等都作为分析这部文学巨制的理论依托。作为“现代小细致揣摩和精确描写构筑起一个复杂且宏大的叙事框架,即使如此,我们仍可看出其核心主旨依旧是爱情。爱情贯穿于整个故事,主人公们对其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相异。由此,爱情主导了故事的转折起伏,在两对夫妇关系的不断变化的每个解读均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说之父”的亨利·詹姆斯在他那个时代大胆创作了为伦理难容的两性关系,如《金碗》中两对夫妻:父亲亚当和夏绿蒂;女儿麦琪和阿美利哥,分明是两代人的两对夫妻但因阿美利哥和夏绿蒂的私情而与伦理相悖,即便如此,四人却还能再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这场爱与阴谋的交织令读者困惑不解,但却可以在布伯的“我一它”关系分析中被读者接受。亨利·詹姆斯对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亨利·詹姆斯对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细致揣摩和精确描写构筑起一个复杂且宏大的叙事框架,即使如此,我们仍可看出其核心主旨依旧是爱情。爱情贯穿于整个故事,主人公们对其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相异。由此,爱情主导了故事的转折起伏,在两对夫妇关系的不断变化的每个解读均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Barnes, Ashley, “Fanny and Bob Forever: The Collage Aesthetic and the Love Story in The Golden Bowl.”The Henry James Review, Volume 35, Number 2, (Summer 2014): 95-1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