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机构薪酬激励状况调查文献综述

 2023-10-26 11:36:48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工作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新兴专业、职业。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建设的日益重视,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工作的政策文件。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服务机构作为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其数量和规模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增扩。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性的职业,整体还处于不成熟的初级发展阶段:薪酬激励水平普遍偏低;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社会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专业人才流失率高、流动率高等问题。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梳理,笔者发现目前学界对于社会服务机构的薪酬激励研究虽然对机构薪酬激励机制的改革对策百家争鸣但整体研究缺乏综合性、全面性。首先是国内相关文献对主题词“薪酬激励”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第二,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把“薪酬”和“激励”分开来论证分析,而不是把薪酬激励看做一个整体。第三,当前研究较少涉及对薪酬激励的效果的调查,而主要集中于对薪酬的满意度上。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激励一直是政府、社会、社工三方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忽略薪酬等物质激励,只谈精神激励是不现实的。薪酬过低达不到激励效果导致社会工作从业者工作参与度、积极性不高;产生职业倦怠;社会人才队伍的高流失率、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纷纷选择其他专业;缺乏职业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如何对社会工作者实行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以及怎样实现这样的薪酬激励机制关系到社会工作者的切身利益、社会服务机构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及社会工作事业的长足发展。

(三)参考文献

[1]袁小良,徐雯.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J].社会建设,2016,(4):

62-75.

[2]赵水莲.深圳市社会工作机构从业人员薪酬研究——以深圳市C机构为例[D].江西:江

西师范大学.2017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