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灭菌对中药粉末适应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8 12:21:3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

微波灭菌是一种新兴的内加热灭菌方法,其灭菌速度快、适用于多种物质、节能安全,与传统外加热灭菌方法(流通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相比,微波灭菌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所以微波灭菌导致的产品损失较小[1]

微波是电磁波,其波长0.1mm-1m,频率300MHz-300GHz,穿透力强。微波灭菌利用微波对微生物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实现高效灭菌[2]。热效应是微波使极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发生剧烈快速转动和排列,与其他分子碰撞升温,使蛋白质分子等变性失活;非热效应是主要原理,即微波改变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菌细胞功能紊乱的作用[3]。目前微波灭菌技术多用于药材、口服液、胶囊、片剂、丸剂等,用于中药饮片的研究却几乎没有[4]

随着我国制造业发展,生产者对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和产品损失等要求逐渐提高,一种兼备多种优点且无明显短板的灭菌方法的价值不言而喻。传统的灭菌方法众多,但都有明显的缺陷和不适应面。传统的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的灭菌效果可靠,但温度高,可使有效成分损失,故不适用于热敏性、挥发性物质;辐射灭菌适用面广,可用于挥发性、热敏性、易霉变的物质,缺点是可能造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改变且须严格控制辐射剂量。气体灭菌能做到即时灭菌,缺点是渗透性差、难以杀死芽孢、对化学成分损失大、残留剂量影响大等。微波灭菌温度低、速度快,故对化学成分损失小;无需有机试剂、穿透力强、物料受热均匀、表里如一地加热,热转化效率高,故绿色节能[5-6]。目前,微波灭菌用于中药饮片灭菌仍在尝试,所以研究微波灭菌用于中药粉末灭菌的可行性十分必要[7]

  1. 拟解决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中药粉末的最佳灭菌工艺、通过测定灭菌前后微生物变化(主要是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总数),以及活性成分变化,从而分析和探索微波灭菌用于中药粉末灭菌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1. 主要研究手段

3.1因素水平的确定

参考文献[8]的方法,并适当调整。选取灭菌功率(A)、灭菌时间(B)和物料厚度(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定 3 个水平。因素A:2000W、4000W、6000W;因素B:120s、180s、240s;因素C:1cm、1.5cm、2cm。

3.2 实验设计

取槐花散分别平铺于成1cm、1.5cm、2cm厚,取样,进行细菌数的检测。按 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设置微波真空干燥箱温度 60°C ,每份槐花散为1.0 kg,分别用少量的水拌润,以预定的灭菌时间和灭菌功率对粉末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结束后,立即将经过灭菌处理的槐花散装入事先已灭菌的容器。

3.3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灭菌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