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
酮康唑,白色粉末状,无臭、无味,氯仿中溶解较好,溶于甲醇,乙醇中微溶,水中化乎不溶。归属于广谱抗真菌药中常用的咪唑类,治疗因真菌、酵母菌等所致的皮肤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白色念珠菌皮肤病复发以及免疫低下所导致的霉菌感染,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表面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真菌细胞无法合成麦角固醇,导致真菌细胞膜缺陷,进而通透性增加致死亡。常将其制成口服制剂、片剂、胶囊剂、乳膏剂等剂型,但口服制剂服用后常出现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甚至引起肝损伤,肾脏损害,激素抑制作用等不良反应,均有一定副作用,使得临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外用制剂常常添加有色染料,用以掩盖其氧化导致的红色,说明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
近几十年来,纳米载药系统(NDDS)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及广泛的应用。纳米乳(NE),脂质体,立方晶(Cubosome),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等载药系统可用于经皮给药及应用于化妆品中。
SLN以固态脂质为载体包裹药物,常温下呈固体状态,减少与外界水相的分配现象,极大的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但是由一种或者几种固体脂质制备而成的 SLN在制备初期为高能量的alpha;或beta;构型,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转变成低能量更有序的beta;构型,构型的转变导致缺陷型晶格减少,转变为高度有序的状态,从而会导致药物的泄漏。并且 SLN 载药量不高,水分散体系中含水量大。
NLC是在SLN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固体脂质的基础上添加了液体脂质,同样在常温下可以保持固体状态。液体脂质的加入打乱了晶格的完美,从而形成了很多缺陷型晶格,药物可以载于脂肪链间或缺陷晶格中,所以 NLC 的载药量高于 SLN。液体脂质的加入避免了因晶格重排而造成的药物泄漏,所以载药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并且由于其整体上仍为固体状态,所以 NLC 在克服 SLN 缺点的同时也继承了 SLN 良好的缓释和控释的特点。NLC 可应用于口服、注射、经皮、眼、粘膜等多种给药途径,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并且制备方法适合大规模生产,极具产业化前景。
故本实验针对酮康唑较难溶的性质,将其制备成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剂型,进行选材及制备工艺的优化,提高其稳定性。同时对酮康唑--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表征,研究其理化性质。
二、实验方案:
1、酮康唑--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实验仪器:西林瓶、移液枪、分析天平、药匙、油浴锅、磁力搅拌子、超声清洗机、超声细胞粉碎机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