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医院方面,分级诊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各个地区根据自身医疗资源分配情况,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实现分级诊疗。虽然具体政策有所不同,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目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新的问题逐渐出现。本文将研究非急性疾病患者到任意医院就诊并按病情转诊模式的在现有环境下的可行性。
本文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分级诊疗实施现状
第二部分: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和相关结论的提出
文献综述
2009年新一轮深化医改标志着导向式分级诊疗模式的开始。在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的省市中,其目标不尽相同,但是都包含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构建长期稳定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的目标。
各省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医药器械不能匹配诊疗科目分级不合理等问题。有待于之后的政策中得到解决。
根据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至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394个。其中:医院29140个(占比2.9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6518个占比(94.2%)。与2009年相比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6823个。医院增加8849个,基层医疗机构增加44365个。虽然基层医疗机构增加数较多,但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比例下降2.02%。床位数。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41.0万张,其中:医院568.9万张(占76.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4.2万张(占19.5%)。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39.5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35.8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2.8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5年5.11张增加到2016年5.37张。与2009年相比,医院床位占比相助提高,床位增长比例为82%。2016年末卫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654.2万人(占58.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8.3万人(占33.0%)。2009年相医院人员395.8 万人,基层医疗人员315.2万人。通过三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从2009年提倡分级诊疗开始到2016年底,我国的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医院,占医疗卫生机构仅2.96%的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占比58.6%。基层医疗资源所占比例在不断的下滑。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