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1、番红花简介
番红花(Saffron学名:Crocussativus)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其原产于欧洲南部,明朝传入我国,最早由印度传入西藏,所以又叫藏红花。番红花在欧洲用作香料,伊朗用作染料,中国用作药材。番红花一般以干燥柱头入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散郁开结等功效,最近又发现有良好的抗癌作用[1]。番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苦藏花素,着色物质为藏花素。虽然我国种植番红花的区域较多,但不易结实,一般依赖球茎繁殖,球茎随着繁殖次数增加会越来越小,导致更不易开花结实[1]。
2、染色体简介及染色体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染色体本质是脱氧核苷酸,具有遗传性质,在有丝分裂时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以番红花染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核型分析,确定其倍性,可为探索番红花不结实的原因提供细胞学依。进行染色体分析时一般以根尖、花粉母细胞、愈伤组织及不定芽为载体。唐湫钥、田如霞等[2,3]研究者分别采用小胡杨花粉母细胞、小叶锦鸡儿花粉母细胞为载体,选取合适的染色剂进行常规压片。小胡杨是将雄枝在10~20℃下进行水培48h后,每隔2~4h采集花芽,去除鳞片,用卡诺固定液固定,4℃保存[2]。小叶锦鸡儿在花蕾期从早晨6时至下午18时,每隔2h取材一次。材料用卡诺液固定12h后,用95%的酒精清洗3次,置70%酒精中,冰箱冷藏[3]。选用愈伤组织及不定芽为载体时需先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培养基进行超净接种,愈伤组织的培养,再选取长势较好的进行观察。这部分研究较多,其中很多都是对染色体稳定性的研究或最适合的培养基。
3、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目的和方法
进行花粉生活力测定时一般先用花粉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再观察,也可以直接将花粉制片观察,在观察前都需要先进行染色(一般有生活力的花粉可被染上颜色),也可以用花粉萌发试验(一般将花粉管超过花粉粒直径2倍的花粉看作正常萌发的花粉,观察至萌发率不再升高为止),,它可以弥补花粉染色法的不足。发育阶段、培养方式、培养基、干燥方式和贮藏条件等对花粉生活力都有影响。杨琴军等[4]研究者采用采用TTC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法对阔瓣含笑、平伐含笑、含笑的新鲜花粉和4℃低温下保存的花粉进行了生活力的测定,结果发现在某一蔗糖浓度下花粉生活力有最大值。杨瑞等[5]研究者采用TTC法对葡萄花粉生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自然阴干是花粉的最佳干燥方式,且花粉贮藏以低温干燥法最好。
培养条件、培养基、染色剂、染色体倍形等条件对花粉育性都有影响。一般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也是染色剂法和萌发实验法。
4、番红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染色体倍性和育性研究进展
在进行番红花愈伤组织诱导时,所选用的外植体及培养基在接种前都要先进行消毒工作。将番红花的球茎于自来水中冲洗干净,除去皮膜,置于超净工作台上消毒接种。先于70%酒精中漂洗30s,再用0.1%HgCl2消毒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彻底洗去残余的HgCl2[6]。培养基的消毒是将其在121℃高压灭菌30min。此外培养基中需添加0.6%琼脂,3%蔗糖及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pH值5.8。选取合适的外植体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培养基中,所有培养均在(251)℃,光照时间12~16h/d,光照强度1500~2500lx进行[6,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