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共图书馆馆员科研成果比较分析(2010-2019)——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文献综述

 2022-12-23 17:40:5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选题的背景

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是图书馆系统的三大分支系统,其中公共图书馆系统以其馆藏的久远、丰富,各级图书馆网络分布广,服务的用户多而显示出特殊的重要性[1]。公共图书馆是广大读者进行文献信息交流和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除需发挥自身信息服务职能外,还需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并能产出成果,以为图书馆的建设及发展提供支撑[2]。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对于其明确使命、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人员素质、采用先进技术以及扩大服务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了广泛重视。

自21世纪以来,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某一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中心机构,首先应成为省域范围内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参考咨询、情报等较高层次的服务[3]。科学的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尤其是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重要指标。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龙头和中心地位必然要求其图书馆员工具备较高业务能力[4]。以科研活动活动带动图书馆工作快速发展、提高科研能力是促进图书馆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高馆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信息时代面前,传统图书馆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行组织、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属于图书馆的机遇。而学术论文的发表,也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要想准确地把握我国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情况,对其图书馆员的科研成果进行收集、比较、分析无疑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方法。对科研成果的调查能够全面地掌握我国当前总体图书馆科研水平,精确地分析与评价我国不同地区的图书馆科研能力,并能够针对该情况提出改良方法与措施,从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图书馆完成工作和科研任务、提升学术地位的内在需求[5]

由于我国较之国外的科研能力仍有一定差距,着重提高图书馆的科研能力无疑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一剂有力的强心剂,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也能够为图书馆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对图书馆员科研成果的比较分析,改善馆员的科研环境,努力满足其科研诉求。

据有关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发文篇数呈增长趋势,但总数仍与国外某些国家差距明显,另外不同地区省市的发表量也有较大的差距。而现在选择研究2010-2019年公共图书馆发文篇数无疑能对我国图书馆科研甚至整个国家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从中看出我国10年来的科研能力发展速度。

本文将以从全国31个省市中收集到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员发表的科研成果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科研工作规律,力求客观、全面、准确地报道我国公共图书馆科研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