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种子化学成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7 14:25:46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综述:

草珊瑚,学名: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为金栗兰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草珊瑚入药的历史悠久,多用于菌痢、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草珊瑚具有、抗菌消炎、抑制流感病毒、促进骨折愈合及镇痛等多种生物活性;毒理学研究表明,草珊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目前临床上草珊瑚主要用于治疗肿瘤、胃溃疡、细菌性痢疾、骨折及各种口腔疾病。鉴于草珊瑚临床上的广泛用途和良好疗效,现将近年来草珊瑚的化学成分、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草珊瑚提供科学依据。

1结构分类:

草珊瑚全草含黄酮、香豆素、内酯、挥发油、有机酸及酚类、鞣质等,其中倍半萜,黄酮,香豆素,为实验时主要的待分离成分。

1.2内酯有金粟兰内酯A,B[1,2],苍术烯内酯,橙花倍半萜醇等,倍半萜,倍半萜苷,倍半萜二聚体是本次研究主要需要提取分离研究的成分[15-17]。具体结构如下:

(倍半萜)

(倍半萜二聚体)

(倍半萜苷)

1.2黄酮(苷)类为有效成分之一,已知有落新妇苷,查耳酮类(3个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异黄酮类(2个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果实中含天竺葵苷元-3-鼠李糖基葡萄糖苷[1-3],结构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