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总皂苷Rg1在四种新型辅料下的吸收行为文献综述

 2023-01-07 14:26:36

(一)课题名称: 三七总皂苷Rg1在四种新型辅料下的吸收行为(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但相当数量的中药和天然产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如何提高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是目前中药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ek.)E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的一个种,又名田七、参三七、山漆、金不换等,盛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即有详细记载: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小肠经,具有止血散疲、消肿止痛之效。

传统药用其块根,主要应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症及跌打损伤、淤滞肿痛。

近年来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抗血栓等。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三七粉中的百分含量为8.2%一29.4%。

三七总皂苷为白色或类白色无定形粉末,有强烈吸湿性,易溶于水、甲醇和乙醇中,极不溶或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三七总皂苷具有苦而辛辣味,其粉末对人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某些单体有溶血作用。

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持久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

其中主要含有三七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b1,均属三萜类皂苷成分,其中Rg1具有抗疲劳,耐缺氧等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