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和解决问题:
我国境内存在的梁王茶属植物仅有异叶梁王茶Nothopanaxdavidii(Franch.)HarmsexDiels和掌叶梁王茶Nothopanaxdelavayi(Franch.)HarmsexDiel两种,综观国内相关文献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对异叶梁王茶都做了深入研究,分离得到多种三萜皂苷化学成分。另有研究发现,梁王茶的许多此生代谢产物都具有化学活性,掌叶梁王茶的茎,叶入药,有清热、消炎之效,主治喉炎,具有生津止泻之功[1],有很大的研究前景。为了进一步挖掘梁王茶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对掌叶梁王茶的茎皮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的研究手段:
用高浓度乙醇提取掌叶梁王茶的茎皮部位,提取液浓缩加水混悬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浸膏,利用相关层析柱如硅胶、ODS柱、ShephadexLH-20、MCI等进行分离,再通过TLC,HPLC进一步分离得到较纯的化合物,最后经MS,NMR最终鉴定得出单体化合物。
文献综述:
全世界五加科梁王茶属(Nothopanax)植物共有15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大洋洲,在我国仅有该种植物的2种2变种,即异叶梁王茶Nothopanaxdavidii(Franch.)HarmsexDiels和掌叶梁王茶Nothopanaxdelavayi(Franch.)HarmsexDiels,且后者是我国特有的。中医临床证实,两种梁王茶确实对很多疾病有疗效,前者可以祛风除湿活络,后者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效,主治喉炎[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掌叶梁王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1药源分布
异叶梁王茶主要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生于疏林或阳性灌木林中、林缘,路边和岩石山上也有生长,海拔在湖北、四川和贵州通常分布于800-1800米,在云南则高达2500-3000米。掌叶梁王茶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生于山谷阔叶林或混交林中,海拔1200-3000米[15]。
2化学成分研究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