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百蕊草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诱导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0 18:03:14

百蕊草又名百乳草、地石榴、细须草、一棵松、积药草、珍珠草、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及白凤草等。辛,微苦涩,寒,清热解毒,补肾涩精。治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肾虚腰痛,头昏,遗精。是一种广谱的抗菌中草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拟研究问题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日渐枯竭。进行百蕊草野生抚育或人工栽培已迫在眉睫。有关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扩大技术研究目前已经基本成熟,但对天然靠寄生的百蕊草细胞的组织培养则必须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寻找人工扩大培养的可行性条件;二是解决人工与天然百蕊草在成分上的差异问题。现已基本完成对百蕊草愈伤组织克隆培养条件的摸索,发现靠寄生生活的百蕊草是完全可以通过人工培养得到的。[1]因此,本课题就围绕药用植物百蕊草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诱导展开一些基础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诱导百蕊草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培养条件。

  1.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的是正交实验法。在百蕊草野生苗的愈伤组织初级诱导中,设计了4组对照组,所采用的2,4-D浓度分别为0.5mg/ml、1.0mg/ml、1.5mg/ml、2.0mg/ml。此外,在每组不同浓度的2,4-D中,分别用叶和茎作为外植体,以做比较。在丛生苗的继代培养中,加入的是6-BA和NAA两中激素,对照组为2组,第一组6-BA为0.5mg/ml,NAA为0.01mg/ml;第二组6-BA为1.0mg/ml,NAA为0.01mg/ml。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是组织培养技术。

三、文献综述

  1. 生物学特征

百蕊草为多年生半寄生草本。直根系,主根圆锥形,根上有吸器,吸器先端凹缺在寄主植物根上而生长。茎纤细淡绿色,叶互生,线性或长条状披针形,全缘。花腋生,花被绿白色,子房下位。坚果椭圆形,近球形或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被近球形。宿根苗花期3-4月,实生苗花期4-5月,宿根苗果期3-5月,实生苗果期5-6月。野生分布于中国各省区及日本、朝鲜等地。主产于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省。自然条件下,百蕊草主要分布于靠近水体或水源充分的小溪边、荒草坡、田埂杂草丛中,山地丘陵主要分布于坡下部,林下和山顶分布较少。喜疏松、肥沃含有丰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照,忌干旱。百蕊草是半寄生植物,必须依赖于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百蕊草虽然主根发达,但是根毛退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绝大部分水分和矿质营养都是通过吸器从寄主体内获得的,但百蕊草茎叶内均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绝大部分有机营养物质。根据百蕊草生长发育特点,可将其整个生育期分为出苗期、分枝期、花期、结果期、枯萎期5个时期。[2]

2.化学成分

百蕊草含有多糖、苷类、黄酮、生物碱、甾类、有机酸及矿质元素等成分。

Liu,Yang鉴定了百蕊草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紫云英苷、芸香苷、木樨草素、7-O- 葡萄糖苷、5-甲基山奈酚和芹菜素-5-0 葡萄糖-鼠李糖苷。[3]鲁云霞从百蕊草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了5 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素3-0-葡萄糖苷、柚皮素-4-0-葡萄糖苷、芹菜素-7-0-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葡萄糖苷和芸香苷。[4]王峥报道了百蕊草中含有 N-甲基金雀花碱、白金雀儿碱和槐果碱3个生物碱成分。[5]Luo,Fulai报道百蕊草含铁、锌、铜等17种以上的矿质元素,其中14种元素为其特征元素。王峥报道,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的百蕊草的多糖含量为15.9% 。[6]王先荣鉴定了百蕊草中的百蕊草素Gharbo.SA研究了开花期的T.humile Vahl 地上部分的提取物,发现含较多的 beta;-谷甾醇、 豆甾醇等。

3.药理活性

百蕊草干燥全草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显著抗炎、解暑、镇痛和广谱抗菌作用。本品所含百蕊草素(总碱)、山柰酚及其3-葡萄鼠李糖甙、琥珀酸在体外具广谱抗菌话性;D-甘露醇、山柰酚有止咳、祛痰作用;琥珀酸有平喘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