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有关物质检查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28 23:18:54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化学名为5-脱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嘧啶核苷,属胸苷酸合酶(TS) 抑制剂,其化学结构见图1。

   图1 卡培他滨的结构   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活性的口服细胞毒制剂,口服后经胃肠道完整地吸收,经过独特的3 步激活机制,最后在到达肿瘤组织后转化为氟尿嘧啶(FU) 而发挥细胞毒作用:(1)经肝内羧基酯酶转变为5′-脱氧-5-氟胞苷(5′- DFCR);(2) 经肝脏和肿瘤组织内活性高的胞苷脱氨基酶转化为5′-脱氧-5-氟尿嘧啶核苷(5′-DFUR,去氧氟尿苷);(3)经肿瘤组织中含量高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磷酸化酶(dThdPase)转化为有活性的5-FU。

dThdPase即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2ECGF),是一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它在各种实体肿瘤中比相应的非癌组织高表达 。

因此,卡培他滨具有选择性,在肿瘤组织部位有更高的活性和浓度。

卡培他滨由瑞士罗氏制药公司开发,于1998 年以商品名希罗达(Xeloda)在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家上市销售。

目前我国已批准进口该产品,临床用于晚期乳腺癌,结、直肠癌以及其他实体瘤的治疗。

作为一种新型口服细胞毒类药物,对其纯度的检查是保证安全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纯度检查的内容,根据各个药物的性质和特点有些不同,但基本上均要涉及各自的有关物质检查研究。

有关物质系指药品中除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它可能是原料药合成过程中带入的原料、中间体、试剂、分解物、副产物、聚合体、异构体,以及不同晶体、旋光异构的物质,也可能是制剂生产过程或在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等。

药物中的有关物质大多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有的甚至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毒性作用,因此有关物质研究是药物质量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根据ICH准则的要求,药物中杂质的限度为0.1%(毒性药物限度则更低),高于此水平的所有未知杂质均应被鉴别且定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