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吨原料药阿昔洛韦的车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2-12-24 17:16:0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背景

核苷类药物是指一些核苷类似物,包括很多嘌呤嘧啶的核苷类似物,在培养的组织以及动物体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是一类有希望应用于抗病毒的化合物。其对病毒有选择性抑制、且毒性比较小,在动物体内有活性并有效地作用,产生抗病毒作用,因此发展为核苷类抗病毒药。核苷类似物是病毒的重要组成—核酸的抗代谢物,其结构与核酸的前体相类似,可以与核酸竞争合成的酶系统,从而取代正常的核酸前体、形成不能进行下一步代谢工作的化合物或是抑制核酸合成酶,便阻断了病毒或者是细胞核酸的合成。若该药物对病毒核酸进行选择性抑制,而对细胞核酸的合成影响则会较小。

阿昔洛韦(Acyclovir)又称无环鸟苷(ACV),其化学名为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它是一种合成的嘌呤苷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的各种感染,可用于初发或复发性皮肤、粘膜,外生殖器感染以及免疫缺陷者发生的HSV感染。阿昔洛韦作为治疗HSV脑炎的首选药物,其减少发病率以及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均优于阿糖腺苷。阿昔洛韦还可用于带状疱疹,EB病毒,以及免疫缺陷者并发水痘等感染。

阿昔洛韦是第一个研制成功并上市的开环类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被视为是抗病毒治疗的新时代开始的标志。阿昔洛韦于作用机理上而言,是作为一种BNA多聚酶抑制剂类的抗病毒药物,其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抑制病毒复制:①通过干扰病毒DNA多聚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②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阿昔洛韦对病毒有特殊的亲和力而对哺乳动物的宿主细胞毒性低,虽有体外细胞转化测定的致癌报道但在动物实验中未见致癌依据。我国1989年便批量生产阿昔洛韦片剂,为提高阿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从而研制多种剂型如乳剂、注射剂等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阿昔洛韦结构明确,在目前已有多种合成路线,其合成工艺也已经成熟,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阿昔洛韦其关键也在于合理的车间设计。对于大产量的原料药车间,自动化与机械化控制水平的高要求是保证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一,但药品有其特殊的生理活性和质量要求,我们应当考虑原料药合成车间符合GMP相关规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布局紧凑做到清洁化的生产;此外,生产密闭化、布局合理化是设计的重中之重,还要注重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操作人员安全健康有保障。

在注重药品生产安全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对车间的安全生产做到充分的考虑来进行设计,例如要对防火防爆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和扩散等安全隐患等存在的地方进行完善,保证其安全;对工艺流程设备以及公用工程的安全性给予充分的考虑;把工艺设备和管线布局设计合理等等。故此在本次设计当中会尽量避免和解决阿昔洛韦原料药生产车间的不合理之处,针对阿昔洛韦的药物特性及合成工艺特色设计出产量和质量均符合要求的原料药阿昔洛韦车间。

二、要解决的问题

(一)设计内容

对于年含量200吨原料药阿昔洛韦的车间设计,先选定原料药的合成路线,然后进行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设备选型及设计以及车间“三废”预处理等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