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小型化质谱快速筛查毛发中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5 21:30:21

国产小型化质谱快速筛查毛发中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前言1.1芬太尼简介 芬太尼,化学名N-[1-(2-苯乙基)-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于20世纪50年代由保罗杨森开发,至今广泛用作临床镇痛药。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属于合成类阿片受体激动剂,与阿片mu;受体结合且亲和力较高,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膜电位超极化,使钾离子外流增加并抑制钙离子内流,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阻断了神经冲动产生镇痛效果。

其口服利用度仅有33%【1】,主要是由于首过效应,通常采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透皮给药,生物利用度通常较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均高于80%,起效较快,静脉注射1分钟即起效,4分钟后达到高峰,其他给药途径数分钟后起效。

由于芬太尼具有较高的亲脂性,故其可以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从而进入脑内并在短时间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产生药效,即强镇痛效果和高依赖性。

虽然相较吗啡,芬太尼的成瘾性较低,在治疗用量下不良反应少,但滥用芬太尼或其类似物不仅会导致成瘾,还会引起急性中毒和呼吸中枢抑制,导致死亡。

对芬太尼进行结构修饰可以得到其衍生物,如瑞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卡芬太尼等,其中瑞芬太尼的效价约为芬太尼的2倍【2】,同时对心血管影响较小,无组织胺释放,它通过引入甲酯大大增加了脂溶性,使得药物在酯酶作用下的水解反应加快,增加了其作用速度和代谢速度;而舒芬太尼用噻吩取代苯环并引入甲氧基甲基,增加脂溶性的同时使药物易在肝药酶的作用下发生O-去甲基化,增加了代谢速度,同时产生活性代谢产物,活性效价约为舒芬太尼的1/10,从而延长了作用时间,并且经静脉给药可快速分布,在全身发挥药效。

通过衍生化反应制得的实验室毒品有3-甲基芬太尼和卡芬太尼等,其中3-甲级芬太尼顺式异构体活性是吗啡的13000倍【3】,数毫克即可致命;卡芬太尼的效能为吗啡的10000倍,目前仅用于大型动物麻醉。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美国吸毒死亡率占全球1/4,滥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过量中毒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因为此类实验室毒品多出自地下实验室,成分、含量、纯度不定,加之吸毒者使用方式多为危险方式,芬太尼类药物的致死率大大提升。

1.2芬太尼类物质的管制 2012年至2016年间共有17种芬太尼衍生物问世,但国际管制清单仅有乙酰芬太尼一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