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V钾片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验证文献综述

 2023-02-07 17:18:53

一、理论意义青霉素V钾属于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主要由beta;-内酰胺环和四氢噻唑环组成,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具有杀菌作用,是治疗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

青霉素 V 钾是利用青霉素母核分子中的氨基与酰化剂进行酰化反应制得,其特性为对酸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酸性,口服吸收好[2]。

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青霉素V钾片的含量时,由于所用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大极性化合物,对酸性青霉素V钾溶液具有强吸附性,这就导致了供试样品和对照品主峰易发生拖尾,进而影响分析结果。

我们主要对比了USP43、EP10.0、BP2021、JP17及中国药典2020,通过一系列筛选,最终筛选出了《欧洲药典10.0》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与2020版《中国药典》关于青霉素V钾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相比,应用《欧洲药典10.0》青霉素V钾含量测定方法,塔板理论数和柱效更高,拖尾现象减弱,峰高较高,峰形更好,有更好的分离度,从而对可能存在的杂质有更大的分离的可能性。

2020版《中国药典》关于青霉素V钾片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pH3.5磷酸盐缓冲液(取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水(10:30:60)为流动相A,以pH3.5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水(10:55:35)为流动相B,先以 流动相A-流动相B(60:40)等度洗脱,待青霉素V峰洗脱完毕后立即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8nm;进样体积20mu;l;系统性适用要求指出青霉素V钾峰和青霉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6.0[3]。

10.0版《欧洲药典》关于青霉素V钾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使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pH3.4的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水(10:30:60)为流动相A,以pH3.4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水(5:60:35)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柱温为50℃;流速为每分钟1.5ml;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为20ul。

系统适用性要求,各杂质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规定并与标准图谱一致;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主成分色谱峰拖尾因子应在0.8-1.5之间;灵敏度溶液色谱图中,主成分色谱峰高的信噪比应不小于20。

其中流动相A和B分别为pH3.5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水(10:30:60)和pH3.5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水(10:55:35)[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