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诱导型异氰酸酯微胶囊修复剂的制备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4-06-26 17:21:47
摘要

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仿生功能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在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微胶囊技术由于其包覆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制备自修复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因其优异的反应活性,常被用作微胶囊修复剂的核心材料。

然而,传统的热触发微胶囊修复剂存在修复温度高、修复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加热方式,具有加热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为开发新型高效的自修复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综述了电磁诱导型异氰酸酯微胶囊修复剂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性能评价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修复材料;微胶囊;异氰酸酯;电磁感应加热;修复效率

1.引言

自修复材料,顾名思义,是指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自行修复损伤,恢复结构和功能的一类智能材料。

其灵感源于自然界中生物体的自愈能力,例如,人体皮肤的自我修复。

近年来,自修复材料因其在延长材料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