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晶型硅酸三钙水化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文献综述

 2023-05-26 16:21:46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引言水泥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仍然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我国以水泥为主体的胶凝材料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面临原材料资源匮乏和能源环境负荷大的严峻挑战,传统及新开发的辅助性胶凝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大量应用,显著降低了水泥熟料用量,并解决了部分固体废弃物的堆存问题,同时提升了硅酸盐水泥浆体的氯离子结合能力。

但是,水泥熟料的品质仍然是水泥胶凝性能主要由熟料水化产生。

硅酸盐钙作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占水泥总量的75%以上),其水化作用是影响水泥砂浆强度发展的原因。

硅酸二钙(beta;-C2S)的beta;型和硅酸三钙的(M3-C3S)是观察到最多的相。

然而,beta;-C2S和M3-C3S的水化反应性存在显著差异:M3-C3S主要负责早期强度,而beta;-C2S主要负责28天后的强度发展。

造成这种重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具有广泛科学重要性和巨大技术意义的主题。

2.水泥水化水泥水化作用包括一系列耦合的化学过程,每个过程的发生速率取决于过程的性质和当时系统的状态。

这些过程可分为以下类别之一:(1)溶解/解离,涉及到分子单元从与水接触的固体表面分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