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套筒灌浆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材料,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地将预制构件连接在一起,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低温环境下,传统套筒灌浆料的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出现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下降、抗冻性能降低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其在寒冷地区的使用。
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低负温套筒灌浆料,对于保障寒冷地区预制建筑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低负温套筒灌浆料的开发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低负温套筒灌浆料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其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对国内外低负温套筒灌浆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其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低负温套筒灌浆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负温;套筒灌浆料;预制装配式建筑;性能;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以及冬季施工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低温环境下能够快速施工并保证结构安全连接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套筒灌浆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的连接材料,具有流动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在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套筒灌浆料通常由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等组成。
水泥是灌浆料的主要胶凝材料,赋予其强度和耐久性;骨料主要起填充作用,并影响灌浆料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外加剂则可以改善灌浆料的各项性能,例如提高流动度、增强抗冻性、缩短凝结时间等;水是灌浆料的必要组成部分,用于与水泥和其他材料混合,形成可浇筑的浆体。
然而,在低温环境下(一般指环境温度低于5℃),传统套筒灌浆料的性能会受到显著影响[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