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几年全球土地利用及其对气候的可能影响文献综述

 2024-07-26 15:23:07
摘要

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基于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综述了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的现状、驱动因素、影响机制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可能影响,并探讨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全球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森林砍伐、农业扩张、城市化发展等方面,这些变化通过改变地表能量平衡、水循环、碳循环、大气成分等途径对气候系统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可能导致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问题。

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研究方向,强调加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机制;未来趋势;应对策略

一、相关概念解释

##1.1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变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或原有用途,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从而引起土地覆盖及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

它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系统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方式之一。


##1.2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在自然气候波动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而导致的气候系统变化。

它包括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以及气候的变率和极端事件的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3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气候系统,主要包括改变地表反照率、影响地表蒸散发和地表粗糙度、改变碳循环、释放温室气体、影响大气化学成分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