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易受暴雨灾害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北京地区暴雨事件频发,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023年7月16日,北京地区遭遇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本研究以北京“7.16”暴雨事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此次暴雨的成因机制和特征,以期为北京地区未来暴雨的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首先回顾了北京地区的气候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影响北京降水的环流系统以及北京地区暴雨气候特征,并重点分析了“7.16”暴雨的天气背景,包括天气形势演变过程、“7.16”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环流背景、天气系统、水汽条件、地形影响等多个角度,对“7.16”暴雨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7.16”暴雨的降水强度、空间分布特征、极端性以及与城市内涝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此次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多个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充足的水汽条件、地形抬升等因素也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7.16”暴雨具有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突出等特征,对城市运行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关键词:北京;“7.16”暴雨;成因分析;特征分析;暴雨灾害
1.暴雨: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定义,暴雨是指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的降水。
根据降水量的大小,暴雨又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暴雨(50-99.9毫米)、大暴雨(100-249.9毫米)和特大暴雨(≥250毫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