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移动端设计与开发文献综述

 2023-08-15 18:01:22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更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1],正如李德仁院士所说,要从专业的定期更新走向大众化的更新和服务,更新模式从静态定期更新走向实时和准实时的大众参与更新[2],以不断提升数据库的现势性,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测绘保障。

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2019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水利部办公厅发表了《关于开展示范河湖建设》的通知(办河湖[2019]226号),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全面转向“有实”,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水利部决定开展示范河湖建设,形成治水效果明显、管护机制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批典型案例。随着我国对河湖管理与保护的逐步重视,这对现有河湖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有河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模式必须改变。

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的解决方案,但整体效果仍旧不是很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不足[3-9]:①基于纸质调绘片的作业模式,这种外业调绘模式容易造成工作的重复、调绘信息的遗漏以及内外业衔接矛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测数据的生产效率。②项目式更新工作,目前的更新模式一般还是专业测绘单位根据资金的投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及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将每年的更新工作设立为一个项目,按照一个任务批次对区域范围进行更新,将区域进行矩形分幅,形成更新任务统一下发,统一实施,各个环节都由专业测绘人员完成,彼此存在衔接和制约,需要统筹协调同步开展,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降低了应对实地地理要素变化的及时更新能力。这种更新机制的周期较长,到更新的成果数据可以利用时,现状地理信息又发生了变化,而且外业收测后如又发生了新的地理要素变化,往往也只能留待下一年任务时进行更新,所以,导致地理信息的现势性不高;③采集作业单元分散孤立,无法建立协同作业机制。野外数据采集中,一般都是由作业员持相关设备(调绘片、GPS等)进行操作,作业员之间或作业员与内业处理人员之间的联系仅依靠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语音交流。作业员在野外采集到的信息也不能迅速反应到数据库中。由于数据在线传输的限制,实际上无法形成协同作业机制。④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无法实时获取作业员的位置、工作进度等情况。因此,如何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实时更新,如何实现地理信息更新任务的常态化、自动化,是亟需解决的。

此外,现有的更新模式多以图幅进行,图幅的划分常采用经纬度分幅或矩形分幅[10],这种分幅模式有以下不足:①跨图幅的要素往往被打断,要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后期会带来巨大的数据接边或检查的工作量;②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不同行政区划往往划分大小不同的图幅,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工作的重复;为了解决接边的问题,部分学者或研究人员将网格化思想引入到基础地理数据更新中[11-13],即将原来以图幅划分的更新模式改为按照现状路网和自然水域划分网格的更新模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接边的矛盾,尽可能减少接边工作量,从而保持整个基础地理数据的现势型。

参考文献

[1]Liao M, Wen T. Study of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s in hu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Geomatics, 2017, 42(1):105-107.

[2]李德仁,邵振峰.论新地理信息时代[J].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2009,39(6):579.

[3]黄鹏飞.汕头市基础地理信息实时动态更新体系建设[J].城市勘测,2017(2).

[4]刘建军,吴晨琛,杨眉,et al.对基础地理信息应需及时更新的思考[J].地理信息世界,2016,23(2):79-8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