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文献综述

 2023-10-27 16:45:53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校本应该是让学生安心学习知识的地方,但是长久以来,各地的校园欺凌案却频频发生,造成的影响不断的刺激着家长和学校的神经,在网上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校园欺凌的概念长久以来都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定,直到2017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出台的《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才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近年来,校园欺凌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群体化,网络化等趋势,并且校园欺凌的手法也不断变得更加多样和恶劣。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者们大多从国家和社会的视角,或者学校的视角切入研究,结合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在的发生机制和行动策略,以及治理校园欺凌所存在的困难,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学者们在校园欺凌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不少共识,大多数都认为校园欺凌的防治应该是多方合作,共同努力的,其中必须依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一起。同时学者们却忽略了学生个体对于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性,学生个体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采取相应的方法保护自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影响扩大化,使青少年受到更少的伤害。还有如今的一些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还并没有发挥他们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的积极作用,仅仅是依靠社会中媒体这双无形的手,防治效果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随着校园欺凌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其产生影响越来越深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政府要尽快完善的法律以促进校园欺凌的防治,为青少年创造更安全的学习环境。防治校园欺凌必须要从多个主体入手,不仅要看到矛盾的斗争性,也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所以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才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解释其造成的危害,最终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来防治校园欺凌,这对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也对我国教育活动的改进具有建设性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