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现代医学药学技术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在心力衰竭领域,这仍是一个未被攻破的难题。我国的心力衰竭患病率已达到1.3%,共有现症患者约1000万,每年新增50万例。心力衰竭的预后恶劣,堪比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大肠癌等,5年病死率约为50%至80%。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差,患者反复住院,耗资巨大,已成为全社会和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本文将通过对历年来关于心衰治疗研究文献的评述,结合江苏省人民医院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的进程动态,以及对比《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探究在具体临床治疗中,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及进程。提出有关合理的建议以及对心衰管理的未来做出展望。
二、文献综述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解读中指出新指南提出慢性心衰( HF-REF) 的基本治疗级方案金三角概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和 beta; 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在以往的指南中一直是慢性心衰的基本治疗方案,称为黄金搭档,两者合用可产生相加或协同的有益效应,使死亡危险性进一步下降。新指南指出,在 ACEI 和 beta; 受体阻滞剂黄金搭档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药联合称之为金三角,成为慢性心衰的基本治疗方案。
魏妤在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主要亮点中指出新指南提供了对于利尿剂反应不佳或利尿剂抵抗的方法: ①增加利尿剂的剂量; ②静脉推注联合持续静脉滴注; ③两种及以上的利尿剂联合使用; ④应用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再次推荐了奈西利肽( 重组人 BNP) 、左西孟旦( 钙增敏剂)作为心衰治疗的药物选择,同时强调急性心衰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物需全面权衡患者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聚焦 C 期心力衰竭及其合并症的管理2017 ACC/AHA/HFSA 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更新解读.C 期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的药物治疗》指出对于慢性 HFrEF 患者,推荐给予 RAAS 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 ACEI(Ⅰ , A)、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即 ARB(Ⅰ , A)、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即 ARNI(Ⅰ , B-R)],联合 beta; 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 HFpEF 患者,新指南主要有两个更新要点:一是对于合理选择的 HFpEF 患者(LVEF ge; 45%, BNP 升高或 1 年内因心衰入院,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t;30 ml/min,肌酐 lt;2.5 mg/dl,血钾=''gt;lt;5.0 mmol/l),或许可以考虑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减少入院风险(ⅱ='' b,='' b-r);二是认为,hfpef='' 患者常规使用硝酸酯或磷酸二酯酶='' 5='' 抑制剂来增加活力或改善生活质量是无效的(ⅲ='' :='' no='' benefit,=''gt;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伊伐布雷定作为一种特异性 If 电流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窦房结 P 细胞动作电位 4 期 If 电流而达到减慢心率的作用。现有研究显示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有效地降低心率,并且其独特专一的作用靶点使其具有对支气管平滑肌、糖脂代谢及血压无干扰的特点,加上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不影响 PR 间期、QTc 及 QRS
间期,也说明了伊伐布雷定良好的安全性。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