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9 18:10:4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医疗保险是健康人群与非健康人群之间或健康时与病患时对病患风险的分摊机制,他的直接功能在于保障人们在患病时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性,由于医疗服务利用是为了获得健康(Grossman,1972),所以医疗保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和提高个人健康水平。

近年来,医疗保险全民覆盖是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医改主要推进的卫生政策,但该政策的实行往往耗资巨大,如中国医改规划政府(2009-2011年)每年投入约1300亿元(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中国国务院,2009),这样巨额的支出能否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争论的焦点。

目前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个方面组成。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作为最后试点的医疗保险,针对的又是城镇的相对弱势人群,其作用与影响不容小觑。

三种类型的医疗保险针对的人群不同,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以及与另外两种类型的医疗保险的比较重点研究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包括其正负面的影响,影响途径,以及结合中国的国情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对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提出的一些建议。

  1. 研究手段及方法

文献分析法:研究整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文章和科学评估其对健康水平影响的文章。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针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受众的特殊性,归纳出其如何影响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居民健康的。再结合其他两种医疗保险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一些建议。

  1. 文献综述

社会保险的首要意义在于帮助国民在其遇到风险,遭到损失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其分担风险,为其提供最为基本的社会保护和风险分散机制,而社会医疗保险实施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的帮助参保者分散健康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起到保护国民健康的作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居保)是中国国民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三大国民基本医疗保险之一,也是三大医疗保险体系中最后开始试点建立的,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城镇内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制度试点推行至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居民增加卫生服务利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城居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体包括其影响方向,影响途径,通过分析对目前的城居保提出了一些建议。最终目的是既要通过城居保既要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又限制其不合理扩张。

医疗保险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毋庸置疑,很多专家学者都通过研究发现了目前医疗保险还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例如如涛(2007)在答记者问中就提出要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唐述英(2014)强调要以医疗资源互动促进居民健康共享。

通过对于强制医保人群和无保险人群健康状况的比较,赵绍阳、臧文斌、傅和十、刘国恩(2013)认为无保险状态会直接影响医疗服务利用,医保夹心层的自我报告健康较差。表现为其住院费用和负担大,以及其健康意识较差。

对于城居保对国民健康的影响效应与机制,胡宏伟、刘国恩(2012)利用国务院城居保2008年——2010年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方法对城居保的作用进行了评估,发现城居保没有显著促进城镇居民健康,但显著促进了低健康群体的健康改进,其中主要是促进了老年人和低收入健康者的改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