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医药企业的道德风险文献综述

 2023-01-30 23:30:21

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医药作为朝阳行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然而于此同时,医药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制药企业道德迷失危机不容小觑。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医药企业来说,制造假药劣药,直接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健康,会构成比其他行业危害更大的道德风险。医药企业走向道德危机,归根结底是为了追逐利益,在制造工艺流程偷工减料从而节省成本,从低质量中攫取利润。然而,一旦药企道德危机爆发,之前所累积的利润会因为失去大众信任而迅速流失,此时药品质量良好的企业则会一枝独秀,由此看来只有优异稳定的质量才能带来持久的获利。

本文依据我国近年来频发的药企道德迷失事件以及药企财务报告,以真实事件和数据为基础,分析药企道德风险和财务风险间关系,探讨药企如何规避道德风险,从而保障财务利益。如果药企能够为了利益走向道德危机,那么当药企欲要获得真正的利益,则需要规避道德危机,加强药品出品质量检验环节,严抓药品的质量安全,为百姓的健康切实着想,才是药企长远健康发展之道。

二、研究手段及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看历史的文献资料,对医药企业道德风险,道德危机事件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法:利用采集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得出反映企业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等的13个财务指标,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定量分析。

3、对比论证法:以处于道德风险中的不同药企表现为例做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4、总结归纳法:对我国医药上市公司面对道德风险财务状况归纳总结,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三、文献综述

《外国道德风险理论》对道德风险作出定义,道德风险是当今世界许多经济学家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文章对道德风险的内涵、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道德风险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医药企业道德战略》一文以一个博弈模型为例进行分析 ,引出医药企业的道德困惑 ,并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战略性反思,最终从战略层面探讨医药企业的道德行为,给出医药企业的道德战略对策。

《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研究》有针对性的阐述了中央企业的道德风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国有企业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群体。然而,我国各项改革仍处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由于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滞后、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以及企业家自身的原因,也发生了许多影响巨大的中央企业经营者利用职权侵吞国有资产和玩忽职守、重创企业的事件,并由此引发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效应与政治后果。这表明,中央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风险开始成为制约企业正常成长、影响国有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揭示我国中央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产生机理,建立道德风险行为的监管与预警机制,以避免或降低中央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及后果。文章在对我国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揭示和验证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的成因、过程和典型行为特征,提出了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的界定概念,建立了由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构成的三个维度综合测评的管理行为分析模型;并针对典型的道德风险行为,运用三维度分析模型剖析其生成机理、触发因素,揭示其阻断与管制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企业建立道德风险预警管理机制的路径、方式,设计了预警指标体系的结构与测度方法。并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提出了防范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的公共政策建议。

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GMP教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关于药企规避道德风险的法律监管。但强制性的监管措施并不能真正从根源上杜绝道德风险。

医药企业的道德风险与财务状况息息相关,质量保证能够真正造福于人民健康是药企的立足根本。《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讨论的是20世纪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企业内逐步深化,企业公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企业应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履行其相应的社会责任,重点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反映和评价,与此同时公众和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医药企业承担着保障民生健康和安全的重任,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但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目前该领域的发展仍然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的起步阶段,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较为零散,难成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审计主体的确立众说纷纭,审计内容的研究也较为宽泛不具有实践操作性,没有形成统一的审计标准,审计的方法和手段也较为落后;社会责任审计实务研究更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审计在社会责任领域监督作用的发挥。基于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责任审计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浅谈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控制度》通过分析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控制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建议。

此外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年鉴》得出医药上市公司最直观的财务数据,以便于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并对药企财务状况在一些药品事件前后的表现做定量比较分析。

四、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含一篇外文文献)

[1] 卢现祥.外国道德风险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6(8):71-74

[2] 康锦江,张孔东,杨春江.医药企业道德战略分析[J].中国药房.2004(3):140-141

[3] 孟凡良.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任文岫.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5] 陈永红.浅谈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控制度[J].企业研究.2012(10):106

[6] 张维.上市公司金融运作中的道德风险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08)

[7] 张维.道德风险与资本市场诚信的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6(02)

[8] 周峰.基于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与农户生产行为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9] 龙莺.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J].武汉金融.2000(11)

[10] 林贤丰,肖冬冬,刘文悦,刘婵娟.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模型重建[J]. 医学与社会.2011(07)

[11] 李洪,钟素艳.入世后我国医药企业风险分析及对策[J].淮海医药. 2003(02)

[12] 郭莹,郭晶,杨亮,饶凯.我国医药企业的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药房. 2006(11)

[13] 刘玉春.道德风险与职务犯罪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与规避方略初探[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01)

[14] 徐懿.基于防范道德风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15] Mark Carey.'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Coments'. . 2003

[16] Johnson HH.Corporate Social Audits: This Time A2round. Business Horizons . 2001

五、论文大纲(章、节、目)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

2道德风险

2.1道德风险出现背景

2.2道德风险意义

2.3现代企业面临的道德风险

3道德风险与财务风险间联系

3.1企业财务报告影响因素

3.2医药上市企业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

3.3举例说明医药道德风险事件前后药企财务报告变化

4传统药品管理

4.1浅析药品生产管理

4.2浅析药品经营管理

4.3我国传统立法道德对药品管理的不足

5综合本文探讨提出药品监管建议

资料编号:[39204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