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药品采购模式主要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目前,我国基本实现由分散到集中采购的模式转变,其中以招标模式为主,又可细分为多种招标模式,如费率招标、清单招标等。我们通过分析国家政策、社会等诸多因素,了解采购模式种类及流程,分析对比国内外的采购模式,对采购模式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推进规范药品采购管理,均衡买方市场主导下买方与卖方的利益,实现医院药品采购管理逐步社会化。
二、研究手段及方法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
三、文献综述
为更好的理清思路,提供政府决策,《基本药物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分析》对全国31个省份中27个以省为单位进行基本药物药品集中采购的省份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特点、模式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浅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表达了作者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实行以来的一些看法。包括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好处、存在的矛盾以及建议。《浅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原则》一文提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降低药品价格虚高的一种手段,但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它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一定要注重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法律制度研究》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历史研究、比较分析、利益分析等法学研究方法,从理论探讨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对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对策建议。目前各地政府招标时盲目扩大政策目标,过分强调价格因素,忽视了物流配送等重要环节,现有评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量化药品指令,且医疗机构回款不及时,给采购工作带来困难。《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变革问题研究》分析了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变革历程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建议。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与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配合相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规范药品流通渠道,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评价与分析》的政策评估主要是以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设置的各项目标为标准,课题组对不同利益主体所反映的政策成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作出客观的判断。而《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制度缺陷》对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剖析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制度缺陷。认为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设计和实际做法表现出剥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权的倾向,但剥夺不彻底,使得公立医院仍保留着相当的控制力,并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对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实行彻底的政府采购,彻底取消公立医院对药品采购销售的控制,才能实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目标。正如《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的政策建议》一文所认为,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改革完善需要分近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来推进。近期应在合理界定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政府组织的集中招标议价,同时由政府经办机构集中采购基本药品,并鼓励医院自愿联合采购非基本药品,允许实行量价结合,批量折扣。中长期来看,基本药品应继续由政府经办机构统一询价采购;非基本药品应由医院直接自发组织或委托非政府机构集中采购,政府则重点在制订规范、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监管采购行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负责人就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答记者问》.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作了问答。《关于药品招标中质量分层的思考》对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施方案中药品质量分层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地区药品质量层次划分标准混乱,不能科学的反映药品质量,并有可能产生商业贿赂、原研药规避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影响,建议政府组织权威机构和专家,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的药品质量评分指标体系。《我院药品采购模式改变前后合理用药指标比较分析》一文通过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每月各1000张门诊处方,对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新模式下指标变化,探索医院药品采购新模式下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变化,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二次议价,灰色地带的伪命题》对二次议价现象多方采访,对其源头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香港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给我国医改的启示》一文通过对香港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的研究分析,探讨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结果与结论对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改革具有参考借鉴意义。而《美国和日本药品采购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模式的经验,分析我国现有药品采购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药品采购模式的启示性建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