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分组制度在我国医用耗材采购制度中的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10 23:00:15

竞价分组制度在我国医用耗材采购制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开题报告竞价分组制度在我国医用耗材采购制度中的可行性分析由于医疗耗材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与药品都是用于对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控制,与医生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

同时,医用耗材与药品都具有客观上的质量差异。

介于国内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制度并不完善,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医用耗材采购制度势在必行。

因此,分析竞价分组制度在药品采购的应用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制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竞价分组的制度需求,基于医用耗材的制度现状以及现行耗材采购审批审评制度的不完善分析竞价分组制度在医用耗材中的可行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竞价分组制度的内涵 竞价分组的概念源于药品集中采购,于2015年2月9日,国务院《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以下简称7号文)首次提出,旨在确保药品质量。

竞价分组定义为根据质量属性、注册状态、生产企业资质等相关指标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竞价组,同组产品进行展开价格竞争,实现优质优价目标的一种质量评价方法。

竞价分组作为新双信封制下最主要的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区分产品质量层次,确保有力竞争,旨在解决质量层次不齐等问题[1]。

目前,药品竞价分组已初见成效,各省竞价分组体系基本建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