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公益旅游产品的开发探索——以杭州市余杭百丈镇为例文献综述

 2023-03-23 20:18:52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益旅游产品的开发探索

——以百丈公益小镇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外研究动态与国内研究动态两个角度入手,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公益旅游产品开发、对公益旅游组织、对公益旅游动机和作用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内还包括对于特定群体的公益旅游研究方面的成果。

关键词:公益旅游;公益旅游组织;公益旅游产品;公益旅游动机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公益旅游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理论日臻成熟,研究范围广泛。在研究方法上,逐渐由过去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基于理论模型的定量分析,跨学科的理论整合和运用仍是当前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说公益旅游自身的力量基础和框架体系尚未形成。纵观已有研究,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公益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

Lavanchawee提出公益旅游产品设计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而且极具挑战性[1]。Lyons 提出成功的志愿旅游产品设计的秘诀在于保持一定程度的模糊性, 即使它是在高度先进、现代化的澳大利亚提供的[2]。鉴于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游客购买志愿者体验,高度参与、个人层面的活动是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Sin, 2009)[3]。国外已有部分学者把公益旅游作为常规旅游形式进行研究。Brown通过对美国Ambassadair旅行俱乐部和ATA航空的会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发现对于“把公益活动作为旅游中的一部分”感兴趣的人占42%,而对于“把公益活动作为主要内容”感兴趣的只占到32%[4],因此得出把公益活动融进旅游业更有市场发展潜力。

  1. 对公益旅游组织的研究

公益旅游组织的分类及其发挥的作用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益旅游组织主要分为非政府组织、商业运作组织、政府部门机构、高校组织等。其中非政府组织占相当大的比重。现如今国外的公益旅游组织受利益驱动,呈商业化趋势。Biddle Pippa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公益旅游组织的实际其实是剥削[5],从她的书中可以了解到当今志愿者行业中的一些生态公司对年轻人的肆无忌惮的剥削。在公益旅游组织作用方面,Donald J. Bright smith,Amanda Stronza和 Kurt Holle对出境保护性旅游产业进行研究,阐述了公益旅游组织在推进与维护、支持世界保护性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