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起,医疗废弃物处置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重视。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为保护公众健康,纷纷制定相应法规条例,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监管既涉及到环保问题也与医疗卫生问题密不可分,可见解决好医疗废弃物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急性传染病如甲流、非典等爆发率显著上升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不对医疗废弃物处理环节和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很可能要造成疫情爆发和扩散,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更有可能造成无辜的人员丧命。
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环节涉及到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目前我国的现状不容乐观,几乎在各环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存在。而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处理技术的落后,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管理方面由医院自己管理,自产自理自费,难免出现为节省成本而疏忽处理的情况。再者,由于医疗废弃物产生点数量多、产生量庞大,而环保和卫生部门的监管人数少,造成监管任务繁重,但监管工作仍是做不到位的情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解决监管做不到位的问题,实现对医疗废弃物从出生到坟墓的全程监管提出理论研究。
二、文献综述
1、各国医疗废弃物的定义及分类收集
目前各国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概念尚未统一,华洁对其进行了总结;高春梅等强调了日本和德国的分类;覃金爱指出医院的分类为无明显污染可回收垃圾、污染性垃圾、锐器,并提出了医院在分类收集时产生的问题;李苏利对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在覃金爱的基础上增加了医院内产生的生活垃圾这一项;在2003年前,我国没有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明确的分类,学者大都参考国外的分类,如刘雪剑和杨会文就曾参照美国将医疗废弃物分为一般性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特殊性废弃物3类。2003年10月10日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5类。
分类收集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的第一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的分类可以使接下来的流程高效率地进行。也可以使监管更加方便。
2、、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