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省际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9 18:12:2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地都加快了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步伐,医药制造业一直是医药行业我国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关键性产业,直接关系民生,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点性产业。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医药品市场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环境改善的大背景,为中国医药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研发活动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引导技术创新、实现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同时研发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能否适时有效地将研发投入转化为创新成果,使产品在市场上获取竞争。

我国医药制造业整体研发效率较低。从我国医药造业现状来看,研发投入强度高于一般工业行业水平,总体呈现“三平稳两增长”的增长状态,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本文浅析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现状,透过近几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的数据分析,对各省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效率和产值规模建立模型,并根据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对各省进行梯次划分,探寻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现状与规律,提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1. 研究手段及方法

文献分析法:研究整理了目前我国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现状等方面的文章,采用纵向、横向类比的方法,结合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观察我国医药制造业地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在各省情况,划分梯次,分析医药制造业在各省内外在影响因素造成的优劣势,结合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提出建议。

案例分析法:在我国医药制造业梯次划分明显背景下,为了促进医药制造业整体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们选取了各个梯次几个代表型省份,通过分析政策环境、产业内资源环境、企业内部环境,观察它们研发投入效率、研发投入强度,行业产值规模以及行业的省内整体情况,分析其优劣势,互相加以借鉴互补,提出了参考意见。

  1. 文献综述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五大高技术产业之一,具有高投入、高知识技术密集度和高创新依赖等特点。《医药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要增强新药创制能力,加强新药创新能力建设。然而,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长期以来以生产仿制药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投入与产出不足。此外,各省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明显,本文重点比较各省医药制造业行业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整体行业更好发展的策略。

目前,国内外有关研发经费产出效率的研究较多。国外学者 Nadiri 等【1】通过对美国各行业的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发现, Ramp;D对各行业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具有很高的产出弹性;Griffith等【2】根据OECD12个国家的主要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 Ramp;D经费投入对产出的贡献, 认为研发投入有较高的产出效率。国内学者朱有为等【3】根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产出效率,发现研发产出效率虽然偏低,但呈上升趋势。总之,有关研发经费产出效率的大部分文献均集中在全社会经济或高新技术产业层面。【4 – 7】

张永庆【8】等学者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企业规模以及市场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认为,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三平稳两增长”的增长状态。 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改造经费和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对研发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刘强【9】等人通过对我国3种登记注册类型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情况比较,发现:从企业研发投入的均值上看,港澳台资企业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占平均从业人员数量的比例、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等方面指标中均为最高,外资企业次之,内资企业最低。在研发产出各项指标中就新产品销售收入而言外资企业表现最好,港澳台资企业次之,内资企业最低; 就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和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2个指标而言,港澳台资企业表现最好,外资企业次之,内资企业最低。内资企业在研发投入和产出方面均不足。因此其应加强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创新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文化,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知识产出,以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内资企业的研发能力。

邹文杰【10】等人运用 DEA-Malmquist 指数法测算2000-2010 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总体呈增长趋势,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区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能协同增长;从变化趋势看,中国东部省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收敛趋势明显,但全国尚未形成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收敛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诸多学者专家对医药制造业就产业结构、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企业类型、产业规模、技术效率等方面做了诸多的研究调查分析,也提出了各种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从对各类文献的阅读来看,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的研究多停留在整体行业的发展层面,不管是整体行业内各类企业的研究比较,还是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相关的面板数据的模型分析。

本文在整体行业发展背景下,重点将各省的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划分梯次,通过行业内部不同省之间的优劣比较分析,发现更适合国内医药制造业行情的发展模式,提出有效的提高举措。

四、论文大纲

1我国各省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1.1总体情况(医药制造行业产值不断提高,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1.1.1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发展趋势

1.2结构情况

1.2.1 按研发活动类型分类

1.2.1.1 试验发展型投入

1.2.1.2 基础研究

1.2.1.3 应用研究

1.3各省情况

1.3.1 第一梯次

1.3.2第二梯次

1.3.3第三梯次

1.4研发机构情况

2我国各省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产出情况比较

1.1总体情况

1.1.1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情况

1.2各省情况

1.2.1 第一梯次

1.2.2第二梯次

1.2.3第三梯次

3我国各省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关系研究

3.1相关性分析

3.2各省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创新发展梯次划分

4主要结论

4.1各省医药制造业投入产出效率高低姿态划分

4.1.1技术含量高低

4.1.2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高低

4.1.3产出增长对劳动投入的依赖性强弱

4.2各省医药产业创新水平生成条件

4.2.1发达省份为行业创新发展采取的措施

4.2.2欠发达省份创新水平低下欠缺的措施

5对策与建议

5.1优化各省研发经费投入结构

5.2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基础建设水平

5.3政府有效控制各省科技投入和引导力度

5.4合理配置各省医药制造业产学研资源

5.5促进各省之间行业交流融合

五、参考文献

【1】NADIRIM I,MANUEAS T P. The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Ramp;D capital on the cos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4.76(1):22- 37.

【2】GRIFFITH R,REDDING S, SIMP SON H. Foreign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new evidence from the service sector and the Ramp;D lab [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4,20(3): 440 - 456.

【3】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38-45.

【4】张海洋.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2005(5):107-117.

【5】吴延兵.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6(11):60-71.

【6】唐要家,唐春晖. 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J].上海经济研究,2004(6):13-19.

【7】胡恩华,刘洪,张龙. 我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4):39-40.

【8】张永庆,刘清华,徐炎.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1(1):70-74.

【9】刘强,陈玉文,我国3种登记注册类型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情况比较[J].中国药房,2015(1):1-4.

【10】邹文杰.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其收敛趋势基于DEA-Malmquist 指数的实证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9-7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