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基本设施不断的完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在自我保健方面尤为重视。因此,人们非常中意购买一些医疗器械在家中,进行一些基本的保健治疗和疾病预防。由此一来,医疗器械的运用逐渐变得日常化,家庭化,小型化。这也影响着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
本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对我国家用小型医疗器械终端市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我国小型,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简单分析以及对以后的初步展望。
本课题对我国小型医疗器械终端市场现进行基本的分析,预测,结合相关学者的著作,剖析,简单地提出个人对于我国国内医疗器械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相应的市场决策。
二.文献综述
相关文献提出了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孙佑元,谭杰(2011)提出了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逐年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率,远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市场成长迅速,潜力巨大;段炬红(2008)也认为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相比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潜力优势更为明显。除了人口,经济等因素外,当人们从对药品、保健品的迷信中走出来,对理疗产生更大的需求与信任之时,家用医疗器械以其功能齐全、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的绝对优势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岳古(2010)提出也正是由于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无可比拟的巨大潜力,使得国外的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也逐渐将目光瞄准到了低端市场。随着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争夺国内市场份额,我国本土的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以下文献分析了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目前还有待规范,姜恒(2007)提出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各自为战,产品单一,难以形成系统的产业价值链条。再加上一些厂家在宣传上夸大其词,故弄玄虚。同时,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不看说明书,盲目信任产品;有些商家在销售时回避产品的不适应症、忌讳使用的人群等等,这或许也是导致该行业无序竞争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石伟、马伟东(2009)认为目前有些家用医疗器械往往以流动场所方式销售,有的无注册证或仅有部分零件注册﹔有的经营行为不规范,误导坑害消费者﹔有的假借生产厂家的委托,无证违法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韩玉才(2009)以免费体验式家用医疗器械为例,指出尽管其很受中老年人群的喜爱,但存在的譬如现场缺少专业人员、体验式家用医疗器械合法证件不齐全、其使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在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如何应对来自国际挑战的方面, 谢俊祥(2012)分析了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资金、人才和土地等因素的制约,认为我国市场应加大对医疗器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科研创新力度,通过改变现有的相关政策来解决企业存在的资金压力,努力打造在国际上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孔晗(2012)认为我国如果想在国际家用医疗器械领域有所作为,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即加强我国家用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建立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加强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建设,提高监管水平以及提高医疗器械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来不断的规范市场。而张睿智(2013)另辟蹊径,首先从家用医疗器械的体验式营销模式上指出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希望通过完善这种经营模式来缩小差距。可通过实施诸如建立网页、设置BBS留言区、定期发布健康提醒常识来提出话题,引起讨论等个性化策略。同时结合知识营销,充分调动企业在研发、销售,以及应用方面的优势。把与消费者的沟通作为推广重点,从而避开激烈的终端竞争、耗力耗时耗财的地面推广,更加准确的锁定目标消费者,形成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关于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研究,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大都用了较长的篇幅来讨论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现阶段的成就与良好的前景,对来自国际的竞争压力及应对策略的叙述却略有不足,本文着重讨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上各方面的差距,结合实证,进行对比,从而科学地提出应对方法。
三.主要内容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