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下的药品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2023-01-31 23:01:46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国家基本药物体制的构建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的缓解作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是国家基本药物体制的关键构成,自从正式执行之后,获得很好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药品安全事件,令我们在肯定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对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过度追求低价以及药品流通环节较多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中标药品的质量问题,形成了药品行业逆向淘汰的现象。

本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从药品安全事件得出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存在问题,本文着重论述导致药品安全事件的该制度存在的两个问题,过度追求低价以及药品流通环节较多。通过分析这两个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比较安徽,上海,云南等各省对这两个问题解决方式的异同点及成效,然后总结出较合适的解决办法并给出自己的建议。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我国药品安全事件。

二、文献综述

相关文献对于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中药价过低及药品流通环节较多这两个问题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谢敬敏,张方,仲昭乾(2012)认为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推行过程中尚存在一定问题,如政府部门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优质优价缺乏保证 地方保护痼疾仍然存在等,生产企业面临各地招标采购差异大,难以应付,价格机制弊端影响行业发展等问题。要达到优质优价的招标采购目的,需多方共同努力。建议可通过制定和完善综合配套政策,建立统一科学的药品分类和质量价格评价体系和加强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监管等途径来解决问题。

刘革新(2011)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已逾10年,基本原则是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目的是平抑药价,让利于民。实践表明,绝大多数药品经过多次招标后价格明显下降。因此,各级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国家基本药物采购基本沿用了这一机制。但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理解和执行的差异导致出现了较多问题,使国内基本药物主流生产企业深感忧虑。文章列举了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地方政府部门在实施招标工作中没有充分体现政策精神,价格机制弊端,地区差异大,企业难以适从,具体实施困难多,预期难以达成等等。且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张云龙(2011)对基本药物招标中安徽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为安徽模式的改进及推广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以及参照对比等方法对安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安徽模式在降低虚高药价、整顿药品采购秩序等方面的效果相比其他模式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问题已有较深入的探究,且对问题的分析均较为详细,有着较强的指导性。但将各省针对药价过低及药品流通环节较多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对比,从而有效的减少我国药品安全事件的论述较少。本论文会在对现有文献充分理解并吸收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这两个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比较安徽,上海,云南等各省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异同点及成效,然后总结出较合适的解决办法并给出自己的建议。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我国药品安全事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