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信息化的带动下,信息消费尤其是新兴的信息消费出现了发展的萌芽期,到了80年代有了较大发展,在进入90年代以后,信息消费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同时,信息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攀高。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7.1 亿。
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高达30.4%,职业构成上以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1%。
由此可以推断,大学生群体已是我国网民的主体。
所以说网络信息消费在大学校园也逐渐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2002年林豪慧在《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和2008年王东在《浅析我国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指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应对措施。
2009年,董明霞在《我国网络信息消费现状浅析》中谈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网络信息消费由于受到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消费人口众多、消费结构不均衡、消费障碍重重等特征。
因此,我国网络信息消费的全面分析将有助于正确引导消费,促进网络信息消费经济的健康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