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ck范式认知实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3-01-04 21:57:40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N-Back(s)范式是指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

它是一种连续加工的任务类型,是脑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范式,该范式最早由Kirchner于1958年提出,用于研究记忆的年龄差异。

老年性痴呆亦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简称AD )是一种以临床和病理为特征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疾病,以大脑皮层颞叶和额叶萎缩为著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它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病程长是它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一方面,记忆能力下降是早期痴呆的关键特征;另一方面,目前尚无治疗早期痴呆的理想药物,只有加强脑、肢体等功能锻炼,才能延缓痴呆程度的进展。

为了提高早期痴呆的诊断能力以及训练痴呆症患者的认知能力,故而开发N-back(s)范式认知实验系统,旨在帮助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认知检测和训练,从而延缓病程,减轻疾病症状。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随着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也逐步趋向于老龄化,老年人已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大的群体。

而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常见病,所以在老年人中有关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性功能衰退性疾病,其发病率的上升,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原发性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痴呆是老年痴呆症中最常见,由它引起的老年痴呆症也称作阿尔茨海默氏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