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2015年底,国务院发表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其中提出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由此看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衡量高等学府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作为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国际一流实力的重要依据。随着“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推进,国内高校开始更注重ESI的学科排名,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在近十年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根据ESI近十年数据统计,中国高校在发文数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表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明显加深[1]。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药学发展的重视和“双一流”工作的进行,“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发展前景也更为明朗。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该学科尽管在被引频次和发文量上已经处于领先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但年载文量低,篇均被引频次未达世界的平均水平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术论文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学术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对比其他排名前列的国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本文对ESI,InCites数据库关于“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数据进行分析,对中国和英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前千分之一高校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对比,并结合当前国内该学科发展趋势,明确国内高校该学科与英国高校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对国内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 研究手段及方法
文献分析法:本文以ESI、InCites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的主要来源,充分搜集了中英“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前千分之一高校的各项指标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对国内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7所高等院校和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6所高等院校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整理和绘制对比图,为“药理学和毒理学”学科发展提出意见。
比较分析法: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绘制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直观反映中英“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前千分之一高校的各项指标的不同,深入挖掘产生各项差异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参考建议。
- 文献综述
1、我国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药理学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初。由于生理学和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相结合而形成了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随后,药理学在我国才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20年代,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开设药理学课程,我国早期的药理学科研也始于此时。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植物化学家从不同的中草药中提取出生物碱、皂苷、油类等化学成分,由于当时正处战乱年代,科研条件匮乏,仅有少数进行了药理活性的测定,这段时期的药理学研究把中药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的药理学作用,也为后来的中药药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医药院校和研究所均开始设立药理学科,从国外归来的药理学家如金荫昌、丁光生、罗潜教授等均成为药理学科的带头人。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尽管因为刚建国而存在各种干扰,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后不久,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国药理学与国际上的差距被拉大。1970年前后,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和针灸麻醉的口号下,部分单位才开始局部恢复药理学研究,主要是从中草药中筛选镇咳,平喘,祛痰,或仿制国外的药物。但此时,药理学的教学与科研仍然会受到运动的冲击,一直到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药理学工作者才全面恢复教学和科研以及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7]。
中国毒理学的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1949)是国内毒理学的形成和起步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的发展,也为后来毒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随着西方毒理学开始影响中国,法医毒理学、工业职业毒理学以及毒理药理学率先取得进展。第二阶段(1949-1978)为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禁绝了百年鸦片毒害,初步建立了国内毒理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第三阶段(1978至今)是开拓创新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科学的春天让毒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全面发展,现代的毒理学已经成为一门全新的生物科学[4]。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论文发表量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国内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国际排名稳步提升,全球学科影响力日益增长。2017年5月,国内高校仅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进入学科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2017年7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进入学科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2018年1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进入学科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最新排名显示,已经有7所国内高校进入学科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与相近学科相比,“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贡献程度也更明显。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对“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迅速加深,国家对药品研发能力也越来越看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