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卤代酚类化合物文献综述

 2023-08-14 16:00:56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水中天然有机物和微污染物的处理检测和危害,用混凝沉淀法除去大分子杂质,再用消毒剂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从而预防介水传染病,后深度处理减轻消毒副产物的危害。本文将对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微污染物;处理技术;处理方法

一、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类别及其危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两点:(1)随着工农业和化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有机化合物投入市场并用于生产,增加了自来水的水源被污染的机会;(2)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过去不能被检测出来的化学物质尤其是微量污染物质,现在已经能定量检测[1]。水中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简称NOM,又称“天然有机化合物”),是很多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主要指油脂、糖类、蛋白质、天然橡胶这些自然界分布广泛的有机物,由于这类物质都是在生物体内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因此称为天然有机物。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是水中除天然有机物外的另一种污染物,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而进入水体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包括药物、个人护理产品、类固醇类激素、工业化学品、杀虫剂、农药等。水中的微污染物痕量,因而难以被监测,且难以被常规净水工艺所去除。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则是指在城市给水处理过程中,天然水体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包括NOM和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与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很多,主要的副产物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研究表明,自来水中残留的消毒副产物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可致使人体体重减轻和新生儿出生带有缺陷,还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给水消毒副产物可以导致动物细胞产生毒性,引起肿瘤。另外,这些消毒副产物还会引起人们肝中毒、神经中毒、代谢紊乱等危害。

为了降低天然有机物(NOM)、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及它们与消毒剂反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对饮用水采用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传统的处理方法为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步法工艺,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中微量有机物的不利影响。而原有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工艺,面临致病微生物、藻类及藻毒素、浊度和消毒副产物等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4]。这就需要对饮用水深度处理:指在传统的四步法工艺的基础上,对饮用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的处理。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有臭氧-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吹脱技术等。

  1. 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与技术

(一)混凝、沉淀、过滤

混凝是指使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凝聚过程,是一种广泛使用水

处理技术,是饮用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处理单元。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碳酸镁等等。混凝沉淀的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混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 m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