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肝癌病人尿液代谢组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5 19:04:06

一、课题背景在当前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中,由于肿瘤早期不伴转移,容易切除,可为患者赢得较多的存活机会,因此学术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格外重视。

研究证实肝癌直径与手术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肿瘤直径小于2 cm,5年生存率100%,而肝癌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因此我国汤钊猷院士把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称为二级预防,认为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

用肿瘤标志物筛查和早期诊断肿瘤疾病有以下积极作用:(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筛查人群中癌症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2)减少根治疗法的使用率,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因此,发现合适的肿瘤标志物并用其实现疾病筛查和早期诊断目的,是当前肿瘤疾病诊断的研究热点。

代谢组学是效仿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

人类自身实际是一大组生化反应,因此,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不断进化来支持代谢组,而不是相反的路径。

加拿大阿伯特大学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教授David Wishart说,有别于其他组学方法,代谢组学提供了一种更加直接的生理状态检测方式。

代谢组反应营养、胁迫或者疾病状态的速度比转录组或者蛋白质组要快得多。

这使得代谢组学研究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如环境毒理学、进化和发育、疾病诊断与治疗反馈、以及药物、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研发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