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素在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肺炎中的抗炎作用文献综述

 2022-12-30 17:19:5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而且流行性感冒每年都会流行,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许多患者表现出发烧、发冷、头痛、肌肉酸痛、疲劳和失去食欲等症状。流感可在适当的休息和使用抗病毒药物后被治愈。但是,一些患者仍表现出持续的高烧、严重的咳嗽和呼吸短促的等症状,极有可能发展为急性肺炎(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流感引起的肺炎对人类的健康是极大的威胁,病情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并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1]尽管有很多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已经被广泛的用于治疗流感,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肺炎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2]

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一般成对排列,导致人体致病的主要成分是荚膜、磷脂壁酸(LTA)和链球菌溶素(PLY)。肺炎链球菌不仅是上呼吸道的常见定植菌,同时也是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脓毒症等严重感染等主要原因。[3]在2000年,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有1450万患重症肺炎。每年有将近2000万人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其中至少有120万是儿童,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前所用的荚膜血清型疫苗的缺点和抗生素的耐药性表明,肺炎链球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人类病原体,预计在2020年肺炎链球菌感染将成为第三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二、研究目的

综合国内外关于黄芩素的研究报道,拟通过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及动物模型阐明黄芩素对急性肺炎的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三、研究方法:

1.药物配制

精确称取黄芩素200 mg,加入DMSO充分溶解(终体积小于等于5%),搅拌均匀,经0.22 mu;m的水相滤头过滤,用灭菌的0.5%CMC-Na悬浮,即得20 mg/ml的黄芩素混悬剂。用0.5%CMC-Na倍比稀释,即得10 mg/ml、5 mg/ml的黄芩素混悬剂。

精确称取奥司他韦固体50 mg,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10 ml充分溶解,搅拌均匀,经0.22 mu;m的水相滤头过滤,即得5 mg/ml的奥司他韦溶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