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寡糖对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1-16 21:36:14

1. 研究意义及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死亡谱中居于首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它是一种以细胞增殖和变性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增殖和变性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VSMC过度增殖,对防治AS等血管增殖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普通肝素,又称标准肝素(standard heparin, SH),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临床广泛应用于抗凝抗血栓。肝素不仅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防治深部静脉血栓、肺栓塞或其它血栓的有效药物。[1]但由于其分子量大(5000~30000Da),生物活性不均一,且有出血、血小板减少、脂质代谢异常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临床应用中需要实验室监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平 均 M r5000,可由普通肝素( standard heparin, SH )解聚而得。与SH相比,LMWH具有抗 FXa作用强、抗 FIIa作用弱、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随着肝素寡糖构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不同聚合度(dP )肝素寡糖能和不同蛋白因子作用而呈现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如大于六糖的肝素寡糖有很强的抗VSMCs增生的活性[2]。LMWH与血浆蛋白和内皮细胞的亲合力低,生物利用度高;量效关系明确,血浆半衰期较长;抗凝效应强大,在低于检测浓度时,仍能发挥作用;对凝血系统影响小,不易引起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可用固定剂量,无须实验室监测调整,应用方便。因此目前LMWH正逐步成为SH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 增殖涉及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高血压病的多种病理过程, 受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 chain, PDGF- B) 的刺激[3] 。已证实, 体外培养的血管壁细胞亦可产生PDGF-B。然而, 原位检测球囊损伤的小鼠或大鼠动脉血管壁PDGF- B mRNA 表达较为困难。所以,在大多实验中均选择了兔为实验对象,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对象,建立PTCA术处理。

2.拟研究的问题

1)对新西兰大白兔喂养高脂饲料,并PTCA术处理。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及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情况。

2)对新西兰大白兔模型组给药处理,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及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缓解情况。

3)Western blotting研究肝素寡糖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时关键蛋白水平的变化,探索肝素寡糖影响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